第 13 章(2 / 2)

玉芝也扶着施诗上轿辇,方才她站得离施诗近,萧太后说的,她也听到了,“王后娘娘,这事您要和王上说吗?”

施诗点下头,萧太后都明着问了出来,便是想好法子对付她。她只能去找慕榷,因为她是假王后,没有实权。

等到了司礼监后,正如施诗想的一样,萧太后开始问她关于祭祀的问题,许多都是施诗没听过的,自然答不上来。

这么一来,萧太后便开始挑刺,“王后啊,这些事,以后都得由你接管的,眼下哀家问你,你却一问三不懂。哀家老喽,你还指望哀家帮你掌管后宫一辈子吗。”

听此,施诗说了句不敢,立刻上前走到萧太后跟前,笑着道:“您放心,儿臣这不是刚学习,还没经验嘛。等儿臣学会了,保管让您颐养天年。”

要知道,萧太后才四十不到,她才没有养老的想法。萧太后发现,她就不能假假地和施诗客气说场面话,因为这人惯会蹬鼻子上脸,给自己添颜色。

施诗说完这些,萧太后便不再说话了,黑着脸转身往司礼监的玉器室走去。

司礼监使梁宇是萧太后的人,他个子不高,尖嘴鱼眼,脸上时常保持着奉承人的笑脸。

施诗见萧太后跟着梁宇进了玉器室,她却没动。

从她刚到司礼监,就看到梁宇围着萧太后摇尾巴,这么明显的“自己人”,她一眼就能瞧出来。

玉器室里放得都是祭祀要用的珍贵器皿,若是被有心人推一把,随便坏了哪个,施诗都会被萧太后抓住把柄。

索性,她便在外头候着。

可人在屋檐下,特别还是敌人的屋檐下,总是会出那么点岔子。

本来施诗是在司礼监的安和殿坐着等萧太后,一盏茶的功夫后,还不见萧太后从玉器室出来,施诗坐着无聊,便起来走走。可她这一走,便撞到了抬玉帛的两个小太监。

只听“砰”地一声。

装玉帛的箱子顿时掉落在地,裂成四五块,里头的玉帛也碎成两截。

当时,施诗便只有一个念头——找慕榷!

因为这个疏忽,施诗被萧太后罚到宗祠思过。

连玉芝都被萧太后扣下,偌大的宗祠里,就一堆的排位和画像,还有施诗一个活人。

萧太后让施诗跪在宗祠思过,但施诗不是安分守己的人,等没人后,她便从慕榷的太太太太太爷爷的画像看起。

施诗发现,慕榷的好样貌是遗传的,燕国的每任大王,都俊逸非凡,特别是慕榷的长相,集中了所有祖宗的优点,让施诗羡慕得很。

左瞧瞧,右看看。

宗祠再大,也有看完的时候。

等施诗听到自己的肚子在叫时,才发现外头天已经黑了,却没有人给她送饭。

过分啊!

就算让人思过,也得给顿饭不是?

施诗走到门前,拉了拉,发现被锁上了,她便趴在门上,朝外头喊道:“有人吗,本宫饿了,要吃饭!”

此时,宗祠在寂静无声,并不是外头无人,而是她们不敢回。

宗祠外的宫女太监都是永寿宫的人,大家都是得了萧太后吩咐的,眼下谁都不敢搭理施诗。

施诗喊了几声,见没人理她,便不喊了,她知道再喊也是白费力气。

她肚子饿得没力气,找了快蒲团坐下,闭眼想睡下,却饿得睡不着。

最后,施诗把目光放到了牌位前的供奉上。

穿越前,施诗便是无神论者,现在自然也是。

她对着牌位作揖行礼,该有的礼貌她觉得还是要有,而且她现在是燕国的王后,作为燕国的祖宗们,也不会想看到她被饿死的吧。

~

与此同时,仁政殿里的慕榷,刚结束政务到銮霄殿就寝,却发现施诗不在。

问过玉兰,慕榷才知道施诗一早出门后,便没回来过。

玉兰对施诗的事一向不上心,便没太关注,可当她看到慕榷越发黑沉的脸时,玉兰开始紧张了。

慕榷转身便走:“福禄,跟孤去永寿宫一趟。”

福禄诶了一声,拔腿忙跟上,嘴快问了一句:“王上,您是担心王后娘娘吗?”

慕榷回头瞪了眼福禄,警告他别多嘴,“孤是怕她给孤惹祸,出了事,搭上自己,还要把孤拉下水。”

听主子说得义正言辞,福禄的只能缩下肥短的脖子,笑着说是。他心里却想到王上一早就去永寿宫请安等着王后,昨儿还说若是王后出事不去救,今儿就变了,王上这是变得善变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