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后,轮到她羡慕小琬了:她细细瘦瘦的双脚好像钉在木桩上,无论自己放开手脚猛攻,都能游鱼飞鸟似的躲避开来;偶尔一抬手,无论当时正在前进还是倒退、转身、飞跃,发出的飞刀都能笔直命中十余米外靶心,刀柄红丝带在风中飘荡。
“我要是能像你一样,对付四脚蛇就有把握了。”叶霈沮丧地说。
小琬单脚踩在木桩,纤细身体摇摇摆摆如同柳树,正是一招“风摆杨柳”:“师姐你很厉害的,只不过没跟着师傅去拜会其他门派而已,对敌经验少了些。”她歪着头想想,“师姐,你这次多呆几天,我陪你把剑法、步法和暗器统统过一遍,好不好?”
也只好如此。
晚上吃炸鸡。
说是炸鸡,大部分是剥好的虾仁、鱿鱼,还有切成小块的鸡腿鸡翅,桃子今早出发前才炸好,封在保鲜盒里,红彤彤一大盒看着就过瘾。见到从新德里带回来不少咖喱,叶霈心血来潮,买了块切好的牛肉和土豆洋葱,照着网上的菜谱做了道咖喱牛肉,虽然差点切了手,椰奶也放多了,依然很成功,小琬一连吃了三碗饭,又把加热后的炸鸡炸虾吃了一大半,夸个不停。
小琬这么多年没离开师傅,功夫是学全了,什么好吃的都没吃过,好地方也没去过,怪可怜的。
“阿琬,等下个月我这边搞定了,你跟我去趟西安吧。”她忽然想起临别骆镔的话,把最后几块肉塞给大黄狗,擦擦手指。“我有个朋友在那里,可以带我们走走,那里很好玩的,有兵马俑,还有华清池,就是杨贵妃住过的”
“我知道我知道。”小琬眼睛亮晶晶,高高兴兴喊:“我会背《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
傍晚骆镔来电话。他已经回了西安,准备陪父母几天,再动身回印度,这次就得直奔加尔各答了--对于他来说,第三关才是最重要的。
听说叶霈正像复习功课似的从头到尾把师门武功重温一遍,骆镔很高兴,连连叮嘱把重点放在身法上。
要不要和他说说西安的事?还是算啦,很快就在北京见到了,叶霈有点紧张。
千里之外的骆镔絮絮叨叨:“也别待太久,赶紧回北京找桃子,不行让你师妹也过去”
叶霈服了他:“知道了知道了,骆老师。”
挂断电话,遛狗回来的小琬好奇地说:“这个老师是教什么的呀?”
“他?只会耍耍刀。”叶霈哈哈大笑。
时间过得很快,七月底的时候,骆镔、老曹频频来催,桃子也从四川出发,叶霈只好走了。“小琬,我得走了,你真的不跟我去北京嘛?”
印度纱丽实在艳丽,小琬喜欢的不行,只要不练功夫不出门,就披在身上,有点像古装剧女主角。
“我不去了,师姐。”她慢吞吞答,显然想过很久,朝着书房的方向扬扬下巴:“我得接着在书里找,有没有不用雷击木的法子。”
这也是正经事,也许还有别的办法呢。叶霈摸摸她脑瓜,抱着膝盖坐在她身边,“辛苦你了。”
暖风徐徐吹佛,小琬不知想些什么,侧头打量她半天,才一字一顿地说:“师姐,练了这么多天,你该学的都学了,该会的也会了,就是师傅还在,也没什么能再教你的了。”
这是真的。她重新拜师之后,师傅陆陆续续倾囊相授,这次小琬又手把手给自己把关、指点、喂招,不到位的地方都扳了过来,剩下的就是功力火候的问题了。师傅十成功夫,抛开功力深厚不提,小琬领会七、八成,自己只学到三、四成,只能在交手过招、身临险境的时候慢慢提高了。
“我知道,师妹。”她也郑重其事地说,“师傅常说,尽人事听天命,事情到这一步,也只能看运气了。”
小琬点点头,轻轻摸摸她背脊左侧--和以前一样,她依然看不到叶霈背后两只怪兽。“心魔的事,师姐怎么办?”
她说的是“一线天”,通过的人都说,会在桥上经历各种各样的幻境,踏错一步就没命了。
“不外是我潜意识里最畏惧、最渴望的东西,可能是我父亲,也可能是师傅,甚至可能是师妹你--我没能跟随师傅学全功夫,心里很遗憾。”叶霈坦诚地说,耸耸肩膀,“我问过不少通过一线天的人,都是这样子,只要不被迷惑不贪心,我想也没什么可怕的--明明知道是假的嘛。”
小琬没吭声,半天才答:“师傅以前说,修行修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功夫练得高了,心魔也就来了,所以才有走火入魔一说。必须灵山拴意马,玉树锁心猿,繁华不挂眼,心中无一物,才能渡过难关。”
这是师傅教过的,叶霈跟着默念一遍,拍拍她肩膀,豪气十足地说:“安啦,我还有七宝莲呢。你等我好消息,这个月过了,我带你去西安。”看小说,就来! 速度飞快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