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相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口气将大王拉到大门口。到门口才发现,大王还是一身大王,又叫陈太傅拿来一身粗á yi。
董国相来了,大王为了适合董国相,已经已经准备了几套便装,随时可以拿来穿上的。
大王还是有点不适应:“怎么又要穿便装?”
“有些事你一身官服打扮,谁还敢说实话?”董国相在乡跑的多,知道百姓的一些心里状态。
这方面还是董国相有行,就听他的吧。
“便装就便装。到哪个乡下?”
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
“盱眙县和丹阳县去过了,秣陵和淮陵几个没去过,反正没去的都得吧?”董国相安排道。
说到秣陵,大王也好多年没去了,那个县是个旧县,生活条件。好久没了,也该去看一看了。
于是,陈太傅带头,一行几个人骑上马背,就往秣陵方向去了。
走了好几个时辰,就进了秣陵县境内。他们不是奔县去的,一进秣陵境内,董国相就下了马,在村里找了一户偏一点人家,把马放在他家里栓着,他们就在附近村子了解情况了。
当然不能这么多人进村子,董国相只拉着大王和陈太傅,他们俩以百姓的身份,接近百姓去了。留下赵内官和吕步舒他们在原地待命。
虽然叫他们待命,但赵内官哪里不保护好主子。等他们走后,赵内官就悄悄跟在后面,随时要保护大王的生命安全。
在路上董国相就交待陈太傅,先与别人如何交谈上,后面他和大王会插话问情况的。
前面就有一个户村子,看起来有好几十户人家,还有几栋房子很漂亮,看来不是富裕人家,便是村里有头有面的人物。
陈太傅便建议:“大王,要不到那户人家去?”并指着那栋有二层楼的,还围了一米多高围墙的人家。
大王对调查的对象没什么要求,找谁都一样。董国相是有要求的,富裕人家的人要问,穷苦人家的更要问。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至于先问qiong rén还是先问富裕人家,都没关系。
董国相也同意陈太傅的建议,就直奔那户人家。
一进村子,就遇到一人背着锄头出村子要干活。陈太傅刚好逮住那人:“老乡,那户人家是……”
那老乡一看这三人气度不凡,虽然一身麻布衣,但还是掩饰不住他们那副内在的气质,便客气地告诉他们:“那是我们里长的家,有事找他啊?”
从老乡嘴里得知那是里长的家,又与里长谈话靠近了一些。
到了里长家门口,陈太傅就开始叫门:“里长在家吗?”
“在的,谁啊?稍等一下。媳妇啊,去开门。”一个男人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接着一个女人的声音:“来了来了。”便有开门的声音。
门一打开,一位风姿绰约的女人,站在门。女人目光犀利,一看几位爷她都不认识,便问:“请问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