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锁(2 / 2)

“对这地方有兴趣?”

“总觉得那里战火不断有神秘的面纱。”

空调的冷气渐渐漫开来,夏阑起身把身上的被子铺齐整重又躺下,头脑清醒过来才觉得这件事情不可思议。

他怎么知道她在越南呢?她和苏星洋许久不见了,确切来说是两年。两年来各自天涯,也不曾怎么通过消息。诚然他们曾有过特殊的相识开场,至少在她心里,那是足够特殊足以让她铭记永久的开场。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清瘦的少年对她说:“要我帮你拎行李箱吗?”

那天,她和他看着同一片晚霞。

那个少年很特别,这是夏阑见他的第一感受,而且那种感受莫名带着一种预言性,夏阑很确定,他会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特别的位置。

然而故事没有后续,序言之后是猝不及防的戛然而止。那些旧时光里或甜蜜或酸涩的记忆,已经慢慢被时间蒙上一层尘埃,回忆起来总是隔靴搔痒,不甚真切。

后来,他们不再见面,也很少联系。

也许她曾经埋怨曾经不解,曾经很想问他为什么悄无声息远去,但时间的沉淀反而加重她的臆想,加深她对回忆的滤镜。

那个活生生的人已经消失在她的现实生活里,然而记忆中那个身材颀长、手指白皙修长、侧脸好看得叫人着迷的少年却永远身披白光,即便是在封锁中,在闷热的夏夜,想起他还是让人忍不住微笑。

夏阑翻了一个身,沉入深深的睡梦。窗外蝉鸣不减汇成重大的夏日交响,夜一点一点轻舔抚慰昼的躁动狂热,而风轻拂,轻拂,拂进星星的笑脸里,拂进封锁里的人的睡梦中。

-----------------------------------------------------------------------

封锁第二天,听闻河内将有运动,其中一条路线恰好经过夏阑住的公寓附近。夏的太阳早上六点多便很成熟了,阳光透过窗隙铺进来,夏阑朦胧之中听到附近社区的广播。她翻了个身,顿时睡意全无,但想到一天无法出门无事可做,只好又闭了眼睛,任脑里各种思绪发酵生长。

靠一本小说捱到中午,夏阑终于也起身捡起一件白色连衣裙套上,戴上白色棒球帽,麻利换上凉鞋,抓起遮阳伞,不顾卢艾夸张的“O”字嘴型和淹没在开门声中的劝说。

大地似乎被烤得有些裂了,从那裂缝中也往上一点一点渗出热气,阳光好像强烈得使空气换了一种浑浊的颜色,使人眼睛生疼。

夏阑不敢在路上多做停留,便径直走向了常去的一家餐馆。说是餐馆,其实是一家面包店又恰好提供了午餐服务,菜品种类并不多,不过是几种常见的商务套餐,饮品倒是花样繁多。夏阑照常点了一份鸡腿饭和冰茉莉茶,选了一个角落位置,将帽檐拉低,心里始终害怕着遇到过激的越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