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没有余爱梅的厚脸皮,还真顶不住这么多人的异样目光。

她一拉天容的手,停步转身,不待余爱梅开口,直接喷道:“不中听的话就别说了,平白污我的耳朵,我也当不起梅小姐的‘二姐’,想叫,回去叫你自己的姐姐去吧。”

余爱梅正要赶上来,闻言五官一阵扭曲,很明显被踩到了痛脚。

这里头有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缘故,余爱梅的母亲绣姨娘最招老太太的讨厌,当年余大老爷要纳她,老太太极力反对,放话说,不管余大老爷和她怎么苟且,绣姨娘生的孩子,她老人家不认,余家也不认。

余爱兰和余爱梅都这么大了,钱塘老家的下人见了她们,仍然只称呼“兰小姐”、“梅小姐”。

这是绣姨娘的头一桩伤心事,也为余爱梅姊妹耿耿于怀至今。

阿筠不是刻薄的人,但对于自己把脸凑上来让她打的犯贱人士,也是照打不误。

余爱梅脸色扭曲了一阵,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平复下来,甚至还冲阿筠一笑,妩媚横生,娇声道:“二姐——你误会妹妹了,妹妹实是一片好意,二姐还不知道吧?听说你在金陵闹得不像话,老太太都气着了,要亲自带着太太来抓你呢!”

她平时说的“太太”都是她母亲绣姨娘,这里却显然没有别人,就是阿筠的母亲,余大太太。

阿筠脸色一白,不敢相信,强自镇定了一把,又听余爱梅掩口咯咯笑道:“我知道二姐不肯信,谁肯信呢?太太吃斋念佛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肯出来的时候!不过二姐也别担心,回去给大哥认个错,请他担待些,为你说说情,只怕还好些也未可知。”

说完,怕阿筠再说出什么叫她堵心的话,急忙笑着走了,心里得意非常。

她这个姐姐性子最拗,她越是这么说,她越是不会回去跟大哥服软。

等着吧,老太太最是刚愎自用,不容晚辈顶撞的,二姐也羽翼渐丰,有些力量,双方碰撞在一起,肯定能演出一场好戏。

冯天容摸摸阿筠发白的脸,担忧地问道:“阿筠,你没事儿吧?有什么难为的事,你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阿筠勉强笑了笑,低头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怎么好把你们搅进来,我自己会处理的。”她似乎给自己坚定信心似的,又重复了一遍,“我自己会处理好的。”

过了几天,二嫂不知从哪里弄到了阿筠的电话,偷偷给她打电话说,明日祖母和母亲就到金陵了,请她做好准备。

阿筠谢过了二嫂之情,挂上电话,枯坐了一夜,想不出有什么避免冲突的好办法。

次日到学校去旁听,见她一整天魂不守舍的,俊清从她口中将缘故打听出来,当即豪气地允诺陪她一同去,寄希望于看在外人的面上,可以让她逃过一劫。

待下了课,一出校门,就见有大哥的手下开着车等在门口,一见阿筠,就走过来说:“二小姐,家里来了人,请您即刻回去相见。”

阿筠手心冰凉,俊清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她有了反应,说道:“这是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去。”

手下没有意见。

才进客厅,兜头就砸来一个枕头,伴随着一声厉喝:“孽障,跪下!”

阿筠深吸一口气,并没跪下,先看了看厅中的人,只见祖母端坐在客厅正中,母亲侍立在旁,大哥和沈静瑛坐在左首,二哥二嫂坐在右首,余爱兰姊妹站在背后不远处,正用扇子遮着脸,露出两双弯弯笑眼。

祖母神色刻厉,好生吓人,母亲的苦脸中多了些严厉,大哥别过脸不看她,沈静瑛神色尴尬,二哥二嫂则关切居多。

见她不听话,老太太更是大怒,指着她骂道:“好xx养的!连我的话都不听了,白养了你这么大!早知道你有今天,做出这许多败坏门风的事,当初生下来就该把你溺死!”

老太太的诅咒像夜枭般凄厉,阿筠还没怎么,俊清已经忍不得,挺身而出护在她身前,说:“老太太,不知阿筠做了什么,叫您这么咒骂自己的亲孙女儿?”

老太太斜眼看她,轻蔑地说:“你是从哪个窟窿里钻出来的,来管我家的事?也不看你配不配呢!”

俊清严肃地说:“我不是什么厉害人,只是阿筠的朋友,我知道她是个好姑娘,从来不做坏事,认识她的人没有不说她好的,谁也想不到她家里竟然是这么对她。”

老太太半辈子没被人怎么顶撞过了,顿时气得喘不上气来。

余大太太忙给婆婆顺气,扭头看向阿筠,神色厌恶,“你做的好事!抛头露面,结交外男不说,如今还带这种不三不四的人回来,把你祖母都气坏了!”

她的厌恶直白得像一支箭,顿时让阿筠心凉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