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 20年归来仍少年 > 第四百章 忆峥嵘往昔

第四百章 忆峥嵘往昔(2 / 2)

“对,好像初中都没上完就上了厂技校……”唐全荣一边寻思着一边摆摆手说,“反正,王莉当时的身份是工人,可现在她为什么成了咱们车间的干部?成了劳资员?工友们!工人转干部多不容易啊,她为什么能转?就是因为她是19名成员之一,她为我们喷气车间筹备和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车间正式建成后厂部决定将她破格提干。”

职工们的目光全都移到身材干瘦,像一截枯木一样的王莉身上,她脸上洋溢着自豪,只戴白帽子而不穿白围裙的这个女干部的标志分外明显。

“我刚说了,当年,安装队只有19名成员,除了3名管理干部和3名高级技工以外,其他人员都没有参加过进口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那些才出校门不久的纺校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根本就没见过这些洋玩意……”唐全荣说,“当时,我们的设备安装条件也不齐备,土建、动力施工和安装调试工作是交叉进行着的,安装现场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砂轮、台钻、钳台等安装必备的基本设施也都没有。”

“噢,对了……当时还没有水,没有厕所,没有空调,就连一些必备的条件和辅助设备也都没有。”唐全荣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车间所安装的设备97以上都是进口设备,可在当时,首批80台delta喷气织机在我们厂里还是头一回安装,祖克浆纱机搬迁、整机在陆风省也是首例,安装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车间上下一心,不怕累,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期完成了厂部的任务。”

在座的职工都看着唐全荣,他那个紫茄子一样的脸上,流露着成功的喜悦和功臣元老的自豪。

他把大家正视了一圈说:“你们说说,那时的职工们跟车间讲过条件吗?谈过一分钱的加班费吗?计较过工资吗?争执过绩效吗?”

没有职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知道这只是一个设问句而已。

“当然,那时还没有什么绩效,没有什么kpi这些洋名词。”唐全荣说完看了看身后王莉刚才拿来的条凳,然后坐下说:“喷织车间一共有8个工序,喷气织机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也很方便,估计有些工人可能去过老织布车间或者别的车间,你们看看,哪个车间的自动化程度高?肯定是我们车间!正因为是这样,喷气织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就高,我们车间的操作工全是94年10月以后才陆续进入车间的。也就是说,你们当中最早进厂的元老级工人,到现在也不过四年时间,在你们当中80以上都是才进厂的新工。”

唐全荣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他一边回忆着自己在浩达的峥嵘岁月,一边感怀着自己当年在厂里叱咤风云的时候。

他说:“我记得很清楚,那年11月2日我们开始铺车试生产,21日正式开始两班运转,由于在这个阶段车间的温湿度无法控制,空调设备没有投入运行,再加上喷气织机处于初期调试阶段,调试人员还没有完全正确地掌握这些洋设备的性能,织造、浆纱、整经工艺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操作工人操作水平不高,导致喷气织机效率不高,连续运行时间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持续了半个多月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