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区教研室因人手有限,决定从其他单位借调一些教育骨干充实工作力量。于是,我由幼师借调到区教研室,担任“历史与社会”科目教研员,并负责编辑区教研刊物。
2001年7月,《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在部分地区试点进行九年制教学课程改革(简称“课改”),这是全国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重大举措,具体实施的重任落在教育基层单位——教研室的肩上。
于是,区教研室积极参加课改,我的教育行业生涯也迎来了一段难得的辉煌时期。就这样,坚强的蒋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挺了过来,延续着人生。我在退休十多年以后,与蒋老师相遇,看到她支撑着残腿,满面笑容地坐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心中无比感动和欣慰,也祝愿她健康、平安!蒋慕婷是幼师的一位女教师,不幸患上了绝症。她靠着乐观的心态与坚强的毅力,让死神望而却步,并长期坚持上班,令人敬佩。
蒋慕婷老师瘦高个子,眉清目秀。她说话随和,与同事关系和睦,任教学前教育理论课,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1993年春天,我看见蒋老师的脸上出现了像蚊子咬过的红包,手上长有红色的斑块,就像冻疮。我说:“小蒋,你手上的冻疮怎么这个时候还不好,是不是有别的毛病?反正医院就在咱们学校对面,你何不去看一下?”
没想到,蒋老师去医院检查,竟然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号称是“不死的癌症”。蒋老师震惊了,我们也觉得如同晴天霹雳,要知道当时蒋老师刚满30岁,小孩才出生100天。
从此,蒋老师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