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新车到手(1 / 2)

“新车?啥新车?”听到赵江的话,温鸿傻眼了,赵江则没言语,看着他笑。

温鸿眼睛瞬间瞪圆,忙从赵江手指上拿下钥匙,难掩激动地喊道:“咱班长把那辆解放CA141给你开了?!”

他声音有些大,路过的有人回头看。温鸿意识到有些不妥,忙捂住嘴,凑过来低声问道:“就咱场子今年买进来的新车,这能给你?真的假的啊?”

“嗯,温哥。”赵江一笑,其中缘由也不好解释太多。

他不介意温鸿声音大让旁人听去,反正自己开上车后,别人瞧见是迟早的事。

他推着温鸿后背,“走吧,去试试车。”

“江,这可太毙了。”温鸿咽下口水。

温鸿业务能力强,可谓国内第一代车迷的他,如数家珍地报出一溜参数。

“解放CA141,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二代产品,载重达到五吨,挂车总重六吨。

配备CA6102或者CA6110柴油发动机,每一百千米油耗26.5升,时速90千米每小时!”

“温哥,你门清啊!”赵江感叹道。

“哪能不清楚?你是不知道,这两辆新车进了咱场子,司机班就没人不想开的,谁都馋呐。”温鸿啧着嘴,看着赵江眼神中带着羡慕。

两人关系近了,他又轻捶了赵江肩膀一下:“比师傅还混得开啊!”

赵江还知道,除了这些提升外,二代的水箱和水泵也比一代散热面积更大、功率更大,不会像老解放一样容易“开锅”和小毛病不断,更皮实耐用。

更关键的是赵江四月就开上这车了。

解放CA141在87年1月,也就是今年一月份才正式投入生产,年后从吉林运到西岭。现在全国开上这车的也没几个人。

两辆新车进了林场,不知道多少人眼巴巴盯着,就等怎么安排。一般来说,新工具、新车都是优先给老员工使,现在倒被归置给赵江了。

论资历,赵江指定是排不上的。但人家不用拼资历这条道。

司机们听孔伟的,孔伟听石关明的,石关明又听韩一松的,韩一松又听杨辉的。

一辆车给谁用惊动不了领导,是韩场长恰巧想到了。

他寻思赵江还没自个儿的车,只是在给刘均交代杨局的意见时,顺口一句话的事安排了,孔伟能有、会有什么意见?

至于其他的,不在韩一松的考虑范围内。

韩一松让刘均专门过来一趟,是杨局想安排个“林场标兵”的荣誉给赵江。

这让韩一松犯了难。

赵江年后才参加的工作,冬运生产跟他也不搭边,难以服众。所以只能看今年过完的再说。

林场标兵不能给,杨辉说能从其他地方找找抓手嘛。

林场标兵大了,是不是能有司机标兵,学习进步标兵呢?工作头脑要活泛,给有本事的人奖励。

杨辉把猪神带回城里后,不光是震撼了正局,更是轰动了整个林业局。

他们城里人,不少连两三百斤的炮卵子都没见过,何况是这头上千斤的野猪?

林业局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猪神放置在正对大门的空地上。连隔壁糖厂的员工都专门来瞅,乌泱泱的人群把大门都挤完了。

黑省下来的专员只瞧了一眼,当即拍板,猪神说啥必须给省上。所有手续从简,特事特办,加紧处理制作标本,不得延误,要把猪神标本放在亮眼的位置。

这是啥?这些都是政绩啊。

从大爪子到猪神,想起和赵江接触时他的言行,杨辉是越想越喜欢,觉得小伙子属实是个人才。

两天打了三个电话,最后的收尾都提赵江。

韩一松也没辙,于是才派刘均去司机班,找老大孔伟了解了解情况,收集素材,找找“抓手”。

可赵江才工作多久?春猎加相亲又请了九天的假,这让孔伟咋说?工作得有实事啊,才有了他看着赵江犯难的场景。

还是赵江给他解了围,打岔说想去试试新解放,把话题给拐开了。

到了停车地方,温鸿急匆匆走上去,脚步一个停顿,回头笑说:“赵江,你来吧。”

赵江大踏步上前,把罩在上面的防雨布扯下来,露出了崭新的二代解放卡车。

新解放通体宝蓝色,全新出厂的车漆在阳光下是哑光。

方正的驾驶窗视野开阔。与前代区别,车头进气上的的“解放”换成了白色的“FAW”英文字母,代表“FirstAutoobileWorks第一汽车集团”,机盖上则有凸起的“解放”二字,四个前大灯炯炯有神。

温鸿看得眼睛发直,绕着车身走了几圈,上手摸来摸去的。

赵江一笑,“哥,走,带你溜几圈去。”油箱昨天就给加满了。

范立这时在后边探出脑袋来,悄悄地看,看着崭新的解放眼神发愣发呆。

赵江看到了他,只是一笑后上车,招呼师傅上来。

温鸿轻轻地打开车门坐在副驾驶座上,赵江发动引擎,感受着车身的震动,从林场正门开出去,上山道试试感觉。

新车,肯定没老车开着顺手。但那新鲜滋味,不一般。

开了半个小时,温鸿嘿嘿一笑:“赵江,让我开开。”

“好啊。”赵江乐道,两人互相换了位置。

温鸿动作都变得轻柔了,一边开还一边说:“该说不说,感觉是不一样哈。赵江,你这车开出去,别人都不敢惹你。”

两人在山上溜达了一圈,顺便去了几个楞场。现在四月初,已经陆陆续续有套户们下山了,但楞场里的把头不能走。

因为司机班不用考勤,两人也就没回场子。赵江把温鸿送回去,自己就直接回了家。

没想到的是,赵江回家,发现家里除了妈王桂,居然还有客人。

“妈!”

“儿子,看看是谁来了。”

赵江推开东屋的门,正脱着大棉猴,回头看到两个大汉站起来,亲妈王桂满脸带灿烂的笑。

“兄弟!”项承和项杰两兄弟迎上来。他俩再有两三天,就要和彭把头结账回家了,就趁走之前,打听了赵家的位置上门感谢。

赵江一愣,看到炕桌上摆着的四合礼。两瓶好酒,一条花团烟,还有用黄油纸包的江米条和大饼干。

除此外,炕下还放着两筐子野菜,时新的刺嫩芽、婆婆菜、猴腿都有,上面还带着水,应该是今天从山上摘下送来的。

赵江又扫了眼桌上的烟酒,眉头不禁一皱。

见他的表情,项承还以为是备的礼不好,心里个咯噔一下,忙说:“赵师傅,我和兄弟不知道你平时喝啥酒,吃啥烟……”

赵江挥手打断他,知道他误会了:“大哥,搞这些费老钱啊。你说你来就来,弄这些干啥!”

瞧兄弟俩棉袄子老旧的,磨得颜色混在一块儿,显然是没换洗的。他们家里困难,赵江心里不忍,觉得是浪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