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射戟(2 / 2)

不数日,隋炀帝率领文武百官和五万军队也赶到了这里。

然而,幸运的是他们既没有遇上龙卷风,也没有遇上群狼,在向导的指引下,顺利地避开了沼泽地。

程咬金就把会见启民可汗的经过又向隋炀帝做了禀报。

隋炀帝对于他们的表现甚是满意,说:“朕要把营帐扎在距离于都斤山五十里处,你去通知启民可汗,让他前来拜见于朕。”

“是,陛下。”老程答应道

启民可汗因为除草劳累,病情加重,已经无法行走和骑马了。

他让众人用一副担架抬着他,前来拜见隋炀帝。

启民可汗发现隋炀帝的营帐比他的营帐还要大上三圈,不知道要豪华多少倍。

随军军容整肃,威武雄壮。

等快要到达隋炀帝营帐门口的时候,他让众人把他从担架上放下来。

咄苾过来搀扶着他,父子二人进了营帐之后,跪在地上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态度极其恭敬!

隋炀帝居中而坐,面前摆了一个文案,文武大臣分列两旁。

隋炀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启民可汗,朕听说你身体有恙,放心不下,特来看你,没想到数年不见,你竟衰老成这个样子啊!”

启民可汗感动得痛哭流涕,颤抖着声音说:“臣多谢陛下关心!”

隋炀帝站起身来,从文案里转了出来,来到启民可汗的面前,用双手把他搀扶了起来,说:“朕给你带来了很多的名贵药材,都是对你的身体有好处的,另外,从太医院中挑选一位太医专门来为你诊治。”

“陛下,你对臣真是太好了,臣就是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啊。”

隋炀帝拉着他的手说:“启民可汗,客气话就不用说了,咱们大隋和东突厥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嘛,上一次你派兵两万去帮助我们攻打契丹,我在此表示感谢。”

“韦云起将军上次来找我借兵,我自然是无话可说,能为陛下效力那是我的荣幸,陛下,用不着客气,那次打了胜仗之后,韦云起将军也分了很多的战利品给我们,已经补偿过我们了。”

隋炀帝心想这启民可汗倒不是很贪心,他看了看咄苾,问道:“这位是你的第三个儿子吧?”

“是的。”

咄苾过来向隋炀帝躬身施礼。

隋炀帝用右手拍了拍咄苾的肩头,说:“果然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啊。”

“陛下,过奖了。”

“朕听说你在你们兄弟三人之中,是最出色的一个,听说你的骑射本领也是不错,能不能给我们现场表演一下?”

“陛下,我比起大哥、二哥还差得远,但是,要论骑射,倒是勉强可以试一下!”

众人都来到了帐外,要说骑射,在场的有很多人都是高手,尤其长孙晟曾经一箭双雕,威震西域。

眼前是一片空旷的草原,但见有手下人牵过一匹白马,咄苾翻身上马,扬起马鞭在草原上肆意驰骋。

不得不佩服突厥人的骑术,他们就好比是当初的匈奴人,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

他们骑在马背上如履平地一般。

咄苾表演了“顺风扯旗”“镫里藏身”“金鸡独立”等高难度动作,姿势优美,动作潇洒。

博得在场众人的阵阵掌声。

此时,有人在辕门外把一杆大戟立在了地上。

在大戟的上方有一个月芽儿小枝,在小枝和戟杆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孔。

咄苾站到两百步外,说:“我射出一箭,要从那个方孔中穿出。”

众人一听,都表示不信。

隋炀帝笑道:“你果然能射中的话,朕赏你锦袍一领。”

咄苾接过弓箭瞄准那杆大戟,一箭射去,正好如他所言,从方孔中穿出。

众人鼓掌喝彩。

隋炀帝正准备把一领红色的锦袍赏赐给咄苾,谁知司马婉儿站了出来说:“陛下,且等一等。”

“司马婉儿,你有何事?”

“刚刚程咬银说了,他也能射,是不是他若射中了,也能得到锦袍一领?”

程咬银一听,心中是叫苦不迭,心想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射箭了?

“哦?程咬银也能射中那杆大戟的小枝?”隋炀帝听了之后很是吃惊。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程咬银可不是一个善射的人啊。

“程咬银,你就快过来吧,别再谦虚了。”司马婉儿冲他做了个鬼脸,说道。

到了此时,程咬银想不抛头露脸也是不行了。

只见他从人群中站了出来,站到了刚才咄苾所站的那个位置上。

众人一看,这程咬银现在真是玉树临风,俊美绝伦,举止优雅,不卑不亢。

程咬银先是向隋炀帝行了礼。

隋炀帝以一种平和的眼神凝视着他,问:“程咬银,你有把握射中吗?”

谁都明白程咬银这一射,已经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荣辱,其实是代表大隋朝的颜面。

“陛下,我当奋力一试。”程咬银说。

隋炀帝点了点头,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说程咬银的身份卑微,但是,他为朝廷屡献奇计,立下了不少战功。

隋炀帝知道他不是一个等闲之辈。

程咬银看了看,说:“这里距离大戟似乎太近了点,我当向后再退一百步。”

众人听了之后都唏嘘不已。

司马婉儿听了,更是担心,他小声地问道:“程咬银,你疯了,你站在那里能射中就可以了,你又何必再后退一百步?你再后退一百步的话,那就是三百步的距离了。”

程咬银一笑,并不理会她。

程咬银当真向后又退了一百步。

他站好之后,拈弓搭箭,好像都没有瞄准,“嗖”的一声射去,竟然精准地命中目标。

“好箭法!”司马婉儿带头拍手叫好。

咄苾是满面羞愧,他主动和程咬银握了个手:“还是你箭法厉害,我不如你。”

程咬银笑道:“三公子的箭法也十分了得,我也是侥幸射中。”

隋炀帝赏赐他们俩每人一领红色锦袍。

程咬金过来捶了程咬银一拳:“兄弟,你行啊。这一次,你可为我们大隋朝争了光了。”

“这你说的也太夸张了点,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隋炀帝设宴招待启民可汗和咄苾父子,文武相陪,在宴会上,隋炀帝问道:“启民可汗,有没有其他的国家骚扰你们。”

“回陛下的话,目前没有。”

“那么,你们有没有私下里和其他国家往来?”

启民可汗一听这话,唬得脸色苍白,赶紧离开座位,跪倒在地上,说:“陛下,绝无此事!”

“没有就好,如果有的话,你一定要及时向我禀报,如果隐瞒,后来,被我知道了,那可就不好了。”

“臣明白。”

“你起来吧。”

“谢陛下。”启民可汗站起身来,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重新回归本座。

“朕此次前来,给你们带了很多的茶叶,瓷器,绸缎等物品,略表心意。”

“多谢陛下,臣感激不尽。”

“你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困难?尽管说,只要是朕能帮得上忙的,一定替你解决。”

“没有了。”

从始至终,启民可汗父子俩的态度都极为恭敬。

经过这几天的折腾,启民可汗回到自己的牙帐后,病情又加重了。

隋炀帝令随行的太医去为他诊治,太医望、闻、问、切之后,也是摇头叹息。

太医开了个药方,返了回来。

他向隋炀帝报说:“启民可汗已经病入膏肓了,他得的病如果提前一年让我替他医治的话,或许有救,现在即便是华佗在世,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看来,他是为了国事操劳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啊。”

晚上。

咄吉士的牙帐。

牙帐门口上了双岗,另有两队巡逻兵在附近巡逻放哨。

牙帐里生着炭火,点着两支火红的蜡烛,有两个人对坐在一起喝酒。

东向坐的正是咄吉士,只见他红光满面精神饱满,鼻子头都闪光,哪里有生病的模样?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史蜀胡悉。

史蜀胡悉放下酒杯说:“太子殿下,此次隋炀帝率军到东突厥来巡游,而你却不去接驾,这能合适吗?”

“杨广杀兄弑父,通过卑鄙的手段夺得了太子之位,最后登上了皇位,像他这种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

我都想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卑躬屈膝?

我们东突厥已经不是当初的东突厥了,当初我们实力弱小,如今,我们手下有四五十万的铁骑,完全可以纵横天下了。

我们何必还要年年向隋朝进贡,真是奇耻大辱!”咄吉士说到这里,以拳击案。

可以看得出他心中愤恨不平。

其实,史蜀胡悉也不赞成启民可汗这样做,也曾经劝说过,但是启民可汗不听,他也没办法。

咄吉士冷笑了一声,说:“杨广最是奸猾不过,别的不说,就拿他上次到我们这里来借两万骑兵去攻打契丹这件事来说,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们大隋朝有的是军队,他不派兵,却要到我们这里来借兵,那幸亏是打赢了,倘若打输了,我们这两万将士岂不是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