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天台山。
国清寺。
隋炀帝带着程咬金、程咬银、翟让、单雄信、郑善果等人前来拜访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是隋炀帝敕封智顗大师的尊号。
这里空气清新,云山雾海,怪石嶙峋,巍峨的青山高耸入云。
国清寺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一块空地之上,寺庙破旧。
寺内烟雾缭绕,有数十名小和尚正在诵经。
智者大师听说隋炀帝亲自来拜山,赶紧率领寺内众人前往寺前迎接。
“贫僧不知陛下亲自驾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智者大师率众跪伏在地上说道。
隋炀帝来到智者大师的面前,用双手把他搀扶了起来。
只见智者大师身材高大,身穿袈裟,微微有点胖,慈眉善目,雪白的胡须飘洒于胸前,看年纪有七十来岁了,不过,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二目炯炯有神。
“智者大师,别来无恙?”隋炀帝笑问道。
“谢陛下关心,贫僧自从江都搬到这里,每日诵《法华经》,蹉跎岁月,身体还算康健。”
“那就好,还是大师的境界高呀,不需要为这些世俗的事而烦恼。”
有一名监寺名叫玄空,说:“陛下,您有所不知,师父也有他的烦恼啊。”
“哦?不知智者大师为何而烦恼啊?”隋炀帝一听,笑问道。
“我们国清寺自建立以来,门徒众多,师傅接受不了那么多的徒弟,已经打发了很多人出去,但是开支用度非常拮据呀。”
智者大师一听,瞪了他一眼,说:“刚和陛下见面,你说这些干什么?”
隋炀帝会意,哈哈一笑说:“这也无妨,虞世基乃是江南士族,回头我让他送五万两银子来给你们,重修国清寺。”
虞世基赶紧出来说道:“是,谨遵陛下旨意!”
所谓出家人不爱财,越多越好。
智者大师听了之后,也并未推辞,只是说了句:“那么,就多谢陛下了。”
老程在旁边看了,想乐也不敢乐,心想这一对师徒倒是会唱双簧,就这么两句话,五万两银子到手了,这么挣钱似乎也太容易了些。
在旁边有一个亭子,智者大师领着众人到亭中落坐,有小和尚过来为众人沏茶。
青茶芳香扑鼻。
众人见此茶叶扁平、外形纤直、黄绿娇嫩、茶香淡雅。
隋炀帝浅尝了一口,入喉甘润,回味悠长,笑问道:“这是什么茶?”
智者大师说:“此乃西湖龙井,十分珍贵呀!”
“原来如此,看来智者大师对茶道也有研究呀。”
“研究谈不上,只是闲来无事,喜欢喝茶,多喝茶,健康呀!”
智者大师看了看程咬金和程咬银,问道:“这二位是亲兄弟吧?”
老程一乐,问:“大师,我长得这么丑,他长得那么帅,你是怎么看出我们俩是亲兄弟的呢?”
智者大师笑道:“虽然你相貌丑陋,可是你慧根很深,这位少年英气逼人,智慧过人啊。”
程咬银过来拜见智者大师说:“大师,过奖了。”
智者大师说:“别看我们寺院拮据,如果你们二位愿意到此出家的话,贫僧倒是可以考虑,我想你们将来的修为必定不在我之下。”
老程连忙摆手说:“别,我已经定了亲了,还没成亲呢,我若来此出家,那我媳妇儿可怎么办呢?”
众人一听都乐了。
玄空说:“现在想到我们寺里来出家的人可多了,师父可不是谁都收的。
明天上午在这里举行一场考试。
经过层层选拔,将会有来自全国的二十七位剃度的僧人参加此次考试,符合条件的,师父才会收为弟子,不符合条件的,就是再有钱,身份再尊贵,我师父也不收。”
众人听了,都觉得好奇。
智者大师对隋炀帝说:“陛下,贫僧想,你今日到此不单单是为了来看贫僧吧?”
“朕今日前来一是来看看你,另外,有一件事要来向你请教。”
“不知陛下所说何事?”
“我打算兴兵讨伐高句丽,不知大师以为如何?”
智者大师听了之后,哈哈一笑,说:“朝廷内外人才济济,文臣武将多得不可胜数,似此等国家大事,陛下怎么来问贫僧呢?贫僧一出家人如何懂得这些?”
“智者大师,你就不必太谦虚了,咱们认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虽然你已出家,可是,你对时局洞若观火啊。”
“陛下,既来之,则安之,依贫僧看,此事等明日考完了试再说吧,你正好在山上住上几日,我带你四处游玩一番。”
隋炀帝听他这么一说,只好应允。
“请问你们之中,哪位愿作监考官?”智者大师问道。
“我愿意。”
众人一看,说话的非是旁人,乃是大理寺卿郑善果,“我在闲暇之时也喜欢读一些经书。”
“好啊,真没想到大理寺卿断案决狱,也信佛,还有一颗菩萨心肠啊。”
智者大师当即命人准备素斋素饭招待众人。
第二天早上。
在国清寺内,有二十七位剃度的僧人参加了此次考试。
另外,门外有一位小沙弥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他年龄较小,尚没有资格参加此次考试。
郑善果发现他年龄虽小,长得可高,身高八尺五寸左右,身材挺拔匀称,穿青挂皂,眉分八彩,目如朗星,面如冠玉,齿白唇红,鼻正口方,两只元宝的耳朵,真是好一个俊美的少年!
自从他来到这里,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斜视,看上去十分虔诚。
郑善果来到他的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俗家的名字叫陈袆。”
“你为什么要出家?”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郑善果听了之后,不由地把陈袆又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一方面是欣赏他出众的相貌,另一方面钦佩他的浩壮志气。
于是,郑善果把陈袆带到了隋炀帝和智者大师的面前。
隋炀帝和汉武帝也有相似之处,汉武帝不但喜欢美女,也喜欢俊俏的男人,所以,连七十岁的公孙弘和俊美的司马相如都被任命为高官。
隋炀帝也是如此,他见陈袆相貌秀丽,心中十分喜爱。
他拉着陈袆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经过一番交谈,觉得陈袆悟性很深。
于是,隋炀帝对智者大师说:“那就让他参加考试,试一下吧。”
智者大师看着陈袆,点了点头:“既然陛下发话了,那好吧。”
在郑善国的引荐之下,陈袆破例得到了此次考试的机会。
没想到他脱颖而出,考试成绩优异。
考完试之后,国清寺举行了隆重的授法号仪式。
智者大师授隋炀帝为“总持菩萨”,陈袆为“玄奘”。
隋炀帝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众人表示祝贺。
程咬银见到了玄奘十分兴奋、激动。
由于年龄相仿,程咬银和玄奘特别亲近,两个人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程咬银好奇地问:“你这么年轻就出家了,那你将来不娶媳妇儿吗?”
“罪过,罪过!”玄奘双手合掌说,“色即空,空即色,我要西去向如来取经,普度众生。”
程咬银听了之后,肃然起敬:“没想到你如此年轻,竟然胸怀天下苍生,真是令人佩服啊。”
“我佛慈悲!阿弥陀佛!”玄奘双手合掌。
后来,隋炀帝再次询问智者大师关于征讨高句丽一事。
智者大师问玄奘:“你看呢?”
玄奘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不赞成隋炀帝讨伐高句丽。
隋炀帝不死心,说:“佛家有言,杀恶人即善念。
高句丽经常犯我大隋边境,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经常派使者在各国之间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对抗大隋,难道不该杀吗?”
玄奘双掌合十:“阿弥陀佛,罪孽啊。”
隋炀帝长叹一声说:“并非朕喜欢打仗,之所以要征讨高句丽也并非朕好大喜功,如果世人这样看的话,那就完全看错了朕。
其一,高句丽的军队已经达到六十万人马左右,不容小觑,如果不及时进行打击的话,他们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严重威胁到我们大隋的安全;
其二,高句丽国王高元以前还能按时进贡,遵守臣礼,可是,这两年已经不向我们大隋进贡了,朕倒不是在乎高句丽的那点财物,朕在乎的是尊严和面子。
这分明就是对我们大隋权威的蔑视和挑衅。
如果高句丽开了这个头,我们熟视无睹的话,那么,其他的诸国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他们势必会效仿高句丽,也不把我们大隋放在眼里。
因此,朕决定采用军事力量打击高句丽,同时,也是向其他的国家展示我们大隋的军事力量和权威;
其三,高句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辽东和平壤使其成为一个战略要地;
如果我们控制了高句丽,便可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从而也能有效防止东突厥、契丹、靺鞨等外部势力从北方威胁大隋;
其四,正要实现统一目标,朕继承了父皇的遗志,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扫平天下,统一全国,如果我们把高句丽消灭了,那么,我们基本上就实现了父皇的遗志,也实现了对全国所有地区的控制。”
“陛下所虑不无道理。但是陛下,你不要忘了战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你想通过短期的投入,解决高句丽的问题,恐怕不是像你所想象的那么容易。
如果陛下一定要逆天而行的话,恐怕会有灾难,甚至能把大隋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望陛下三思。”玄奘说。
谁知隋炀帝却说:“朕意义已决,朕非讨伐高句丽不可,你们就不必再劝说了。”
“如果陛下一定要讨伐高句丽的话,小僧向你推荐一人,或许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哦?你要推荐谁?”
“我有个朋友名叫肉飞仙沈光,武艺出众,马术天下无双!”
众人一听,玄奘要向陛下推荐的人是沈光,都感到很惊奇。
沈光可是大隋朝四大武林高手之一,大名鼎鼎啊,长孙晟、麦铁杖、罗士信和沈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数年前,夏天。
长安郊外。
百姓酒馆。
这是一家小酒馆,经济实惠,花不了几个铜钱,便能喝一顿上好的酒。
酒馆的掌柜的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寡妇名叫王倩儿。
有三名少年聚在一起喝酒。
桌子上一碟花生米,一盘凉拌黄瓜,一盘青椒炒土豆丝儿,还有一盘豆腐,外加二斤散酒。
其中,有一名少年身材高大,衣着朴素,剑眉,大眼,目光坚毅,脸形瘦削,薄嘴片,看上去能说会道的样子,此人正是沈光,字总持。
“总持,你今天请咱们哥俩喝酒,带钱了吗?”麦孟才问道。
麦孟才是麦铁杖的儿子。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家虽然败落了,我掏不出大钱,一顿酒钱难道我还付不起吗?再说了,咱哥们儿在一起喝酒非得吃那鲍鱼、熊掌吗?”沈光不以为然地说。
“想想你们家也真够倒霉的,你爹以前可是南陈的吏部侍郎,官可不小啊,后来南陈被隋朝所灭,你爹也就跟着过来了。
可是,没想到你爹跟错了主子,担任汉王杨谅的府掾。
那杨谅竟然起兵谋反,你说,这事儿和你爹有啥关系呢?
你爹也跟着倒霉,被削职为民,现在你爹和你哥沈亮在哪里谋生?”
沈光的父亲名叫沈君道,为人忠厚。
“说那些干什么?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他们在长安替人家抄书谋生。”
“真是世事无常,以前你们家可是高官啊,现在却成了普通的百姓。”
“那又算得了什么,看我将来做一名将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来喝酒!”沈光笑道。
钱杰偷眼看了看王倩儿,一笑道:“我发现酒馆的老板娘,越来越好看了,总持,我听说你们俩好像有一腿,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沈光喝了一杯酒:“有怎么说,没有又怎么说?啥意思?难道你对她也有意思?”
钱杰一笑说:“我对她有意思有什么用啊?她的心又不在我身上。”
就在这时,只见王倩儿手里托着一个盘子,扭着屁股,向这边走来。
夏天衣服都穿得非常单薄,王倩儿胸前一片饱满,好像是兜不住了似的,两条雪白的大长腿裸露在外。
“这一盘牛肉算我赠送哥几个的了,如果不够吃的话,再和我说哈。”王倩儿说着走到了沈光的身边,把那盘牛肉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
沈光趁机在她的屁股上拍了一下。
王倩儿白了他一眼:“你可真坏!”
众人哄笑不已。
王倩儿笑着说:“你们先喝着,我去忙去了。”
“好嘞,嫂子。”钱杰嘴甜,喊道。
“谁是你嫂子?别瞎喊。”王倩儿看了一眼沈光,一笑说。
“那不是早晚的事儿嘛。”
哥几个正喝得开心呢,从门外走进一位小沙弥,非是旁人,正是陈袆。
“总持,我总算找到你了。”陈袆说。
沈光一看,陈袆满头大汗,赶紧倒了一碗水递给了他,问:“发生什么事了?”
陈袆也的确是渴了,把一碗水喝了:“你跟我去就知道了。”
“好的,我这就跟你去。”
沈光说着站起身来,就往外走。
“沈光,你给我回来,你的酒钱还没付呢,合着你一文钱不想给,还让我搭上一盘牛肉,是吧?”王倩儿把他喊了回来。
“我有急事儿,先记账上吧!”
“谁是你相好的?怎么又记账上,你个沈白嫖!恐怕把你卖了都不够付我的酒钱了吧!”王倩儿没好气地说。
沈光一笑说:“等到晚上,我来陪你还不行吗?”
王倩儿听了,脸上一红,说了一声:“滚!”
沈光他们三人跟着陈袆一起来到了禅定寺。
这里正在兴建寺庙。
在寺庙的中央有一根高达十几丈的幡杆,上面的绳子断了,没有人能接得上。
寺庙里的僧人都很着急,于是陈袆想到了沈光。
沈光抬头看了看:“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你们且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