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藏听了,摇头道:“有什么机会?说句不该说的,即使有一天高元不在了,你别忘了,还有高建武呢,也轮不到咱们。”
“二伯不是已经出家了吗?”高峰不解地问道。
“要说你这孩子在外面闯荡这么久了,还是这么单纯,他是出家人不假,可是,那又能代表什么呢?
出家了就不能还俗了吗?
头发剃了,就不能再蓄起来了吗?
那些都是在做样子给人看的。
一旦有了机会,他还是会重掌大权的,到那时,咱们干瞪眼也没办法,你能是他的对手吗?
何况他和魏王后的关系非同一般。
魏王后能帮咱们吗?
大王若是驾崩了,就是魏王后说了算了,只要她拟一道旨意,便可将他立为新的国王。”
“爹,即使如此,你也还有机会,你当去争取一番。”
高宝藏见儿子执意劝他去夺取兵权,沉吟了片刻,道:“好吧,那你有什么主意吗?”
“爹,三国时期,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在荆州受到蔡氏一族的排挤和打压,感到很不安全,于是,诸葛亮便建议他到江夏领兵,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因此,我们也不妨如此这般。”
高宝藏听了儿子的主意之后,频频点头。
高元的书房。
高元读了一会《孙子兵法》,读不进去了,他把书放下,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背着手来回直溜,思考着当前的局势。
他感到心头非常沉重,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且,到目前为止,辽东城还没有合适的人去守把,让他感到很是头疼。
就在此时,高宝藏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大哥!”
高元见他红光满面,鼻子头都闪光,一副天塌下来都不知愁的样子,就是一皱眉,道:“三弟,你来找本王何事?”
高宝藏道:“听说隋炀帝要兴兵来讨伐我们高句丽,兄弟我不才,请命去守辽东城。”
“你想去守辽东城?”
“正是。辽东是我们重要的城池,没有我们自己人去守,怎么能行呢?”
高元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问道:“辽东城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至关重要的,可是,你能守得住吗?”
“请大哥放心,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我誓于辽东同生死。”高宝藏信誓旦旦地说道。
高元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问道:“那么,你需要多少兵马?”
“我听说,兵在精而不在多,请大哥分给我三万人马即可,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五千,弓箭手五千。”
“三万?”高元听了也感到很意外,“你可知道隋军有多少人马吗?”
“听说有百万之众。”
“是啊,人家有那么多的兵马,你却只有三万人马,能抵挡得住吗?”
高宝藏知道他大哥向来瞧不起他,认为他是个窝囊废,这一次,他就要证明给高元看。
“请大哥放心,我有信心守得住辽东,如果守不住,请斩我头。”
高元心想高建武不愿出山,辽东城也确实需要一个自己人去守护,高宝藏虽然无能,但是,他却是自己的兄弟。
于是,他点头答应道:“好吧,那么,就把辽东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给我守住了,否则的话,你就不用回来见我了。”
“诺!”高宝藏见高元同意了,十分高兴。
涿郡。
程咬金的帐中。
最近一段时间,老程作为钦差大臣,和罗氏父子一起负责修建隋军大本营,从中狠狠地捞了一笔,像什么木材、铁和帐篷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瓦岗寨。
不知不觉,隋军的大本营快要修建好了,与此同时,瓦岗寨也修缮得初具规模,像模像样了。
侯君集摇头晃脑地把去高句丽的前后经过讲述了一遍。
“要说你的胆子可真不小,但是,你只是把高元的袍袖割断了,又有什么用呢?
你还是太心急了,你应该等待时机一击而中,白白地错过了那么好的机会。
你没把他的脑袋给我捎回来,因此,我不能向朝廷推荐你做官。”老程说。
侯君集嘿嘿一笑,道:“程钦差,你可知道那渊盖苏文功夫十分了得,那么多的弓箭手一起把弓箭瞄准了我,我差点儿就归位了。”
“人们都说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你怎么可能随便挂了呢?”
“程阿丑,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程哈哈一笑,对罗成说:“你看到没有?此人变得太快了,这么快,程钦差就变成程阿丑了。”
罗成也笑了,道:“侯哥的轻功真是天下一绝呀,换做旁人,想要逃离虎口,恐怕势比登天。”
“说的也是,”老程说,“兄弟,你的艳福可真不浅啊,没想到高句丽的公主竟然看上了你?”
罗成脸上一红,道:“程哥,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一个窦线娘就已经够我消受的了。”
侯君集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老哥一个,也没哪家姑娘看上我,你倒好,左一个右一个的。”
老程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道:“你别着急,等有合适的机会,我来帮你物色一个。”
“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老程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了解他的都知道这本身就是一句假话。
“好吧,我就信你一次,到时候你可别忘了。”
“哪能呢,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
侯君集对罗成说:“不过,看那高句丽的公主对你确实是动了心,我觉得她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肯定还会再来找你的,她还说要杀了窦线娘,绝了你的念头。”
罗成一听,目露寒光:“她敢!我知道那女子十分狠辣,那一次在竹林之中,差点伤了我表哥秦琼,何况她是高句丽人,她不来找我,算是她的便宜,她要是敢来,我就一枪把她给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