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我能看见提示词 > 第203章 水坝构想,土豆出芽了

第203章 水坝构想,土豆出芽了(2 / 2)

面对朱雄英这一套茶言茶语,皇帝朱元璋也顿时没了生气的理由。他本来也只是准备像开玩笑一般,拿鞋底轻轻打一下朱雄英,要他真打他还真不太舍得。

“正如你说的那样,咱不是那样的人!”皇帝朱元璋忙对朱雄英说道,“咱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这丁字坝要修筑成什么样?”

“毕竟,咱还没有见过这水泥铸造的丁字坝,是否跟我们熟悉的丁字坝差不多?”

“略有不同!”朱雄英道,“大父不愧是大父,一下子就问到点子上了。我刚刚只顾着讲述小浪底工程的宏伟,忘了说清楚我提出的丁字坝跟大父知道的丁字坝有什么不同!”

“首先就是建造丁字坝用的材料不同,除了石料之外还要用到水泥和钢筋!”

“钢筋?”皇帝朱元璋之所以狐疑,并不是他不知道钢筋代表的是何物,而是好奇钢筋可以用作水坝的建造吗?其实明朝的时候炼钢的技术已经可以了,灌刚法已经比较成熟了。

“你是说把精钢做成一根根钢条吗?”皇帝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

“是的!”朱雄英道,“将一根根扭成麻花一样的钢条混合在整个丁字坝里,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

“另外,丁字坝修成阶梯状!”朱雄英道,“坝体的横截面做成阶梯的样式,设置三到五个阶梯就可以了,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做成可以透水的阶梯坝,就是阶梯上有孔。同时大坝上有一个观景台,可以方便人通行。”

“至于阶梯丁字坝要修多高,要根据实际的地形,山区河道自然要修的比平原河道高一些!但坝宽就要反过来,平原地区的河道坝宽就要比山区的坝宽宽一些!”

“其余的坡面角度什么的,就跟普通的丁字坝一样,修筑过程也差不多!”朱雄英道,“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若是修到六丈(二十米)的丁字坝大概也就是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

“若是修建长度在十五丈(五十米)的丁字坝,那可能需要二十五到四十天左右的工期。至于修建长三十丈(一百米)的丁字坝大概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

“雨季也就这俩月就要到来了,所以征调足够的人力,修建一些六丈到十丈左右的丁字坝完全来得及!”朱雄英道。

“水泥更不用担心了,反正大父让藩王都掌握着自己封地内的水泥作坊!”朱雄英道,“想供应多少就有多少,开封的存量也不少!”

“都记下来了吗?”皇帝朱元璋看着一边负责记录的人。

“回陛下都记下来了!”皇帝朱元璋道,“这下就齐活了,让他们八百里加急送去开封!”

“其实咱想着让你去一趟开封,可是这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了!”皇帝朱元璋道,“等你去了开封,时间都过去半个月了,这就延误工期了!”

“老五有专门负责治理黄河的班子,就交给他们去办吧!”皇帝朱元璋伸了伸懒腰道,“刚刚内花园去给菜地里浇水的太监过来说,土豆已经都种下去了,已经开始发芽了。”

“咱跟你去瞧瞧怎么样?”皇帝朱元璋也想着忙里偷闲,去瞧瞧这些新作物怎么样了。

“那叫上祖母还有朱有燉和朱有燻?”朱雄英提议道。

“那就都叫上!”皇帝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走,先去坤宁宫!”

听说要去看新作物,朱有燉、朱有燻还有朱允熥几个人都跟在后面,随着马皇后、朱元璋还有太子朱标来到了内花园的菜园子。

菜园子里,已经种下去并且覆土了的马铃薯已经长出了大约三指高的苗。

“已经出苗了!”马皇后忙凑过去查看出苗的情况,难掩兴奋道,“长得还挺不错的!”

“原本觉得能有一半出芽就已经烧高香了,没想到全都出苗了,还长势都不错!”马皇后道,“再过上俩月可就丰收了,到时候醋溜土豆丝、排骨炖土豆。”

“还有土豆泥,土豆烧茄子,馋哭老爷子!”朱雄英补充道,“拔丝土豆子,粘掉孩儿牙。”

“既然出芽了,就多浇水、施肥争取高产!”马皇后道。

“现在要覆土!”朱雄英道。

“什么?”马皇后转过头看着大孙朱雄英道,“要覆土?那不把长出来的苗压死了吗?”

“不会的,祖母!”朱雄英道,“要想马铃薯高产,覆土是少不了的!”

“真是这样?”

“当然了,我清楚得很!”朱雄英道,“你们几个小子来的正好,一人分一把铁锹,准备给马铃薯覆土!”

“不让你们白忙活,干完活之后我请你们吃所有小孩子都喜欢吃的土豆泥!”

“土豆泥?”朱有燻傻乎乎道,“我不要吃泥,泥不好吃!”

“哈哈哈哈!”几人哈哈大笑。

“傻小子,此泥不是泥土,是山药枣泥的泥!”一旁的皇帝朱元璋提醒道。

“我喜欢山药枣泥糕!”朱有燻忙收起不悦的情绪,立刻举手道,“我要覆土!我要覆土!”

在一人分配到了一把小铁锹之后,几个孩子忙得热火朝天,半个时辰后将所有的土豆全部覆土完成。

“我们要吃土豆泥!”几个小孩子异口同声道。

“这简单,我给你们做好吃到馋哭隔壁小孩的土豆泥!”朱雄英说着就去了坤宁宫的小厨房。

土豆泥的制作方法自然是简单的,几个土豆削皮蒸熟后趁热捣成泥。然后加入黄油,朱雄英是有黄油的,随后加入牛奶搅拌均匀。最后就是加入盐、胡椒粉还有一丢丢糖和酱油,随后就是对着土豆泥来一个“浇给”,一份土豆泥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