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孩围着这一份热气腾腾的土豆泥,此时土豆泥的香气,已经馋的三个小孩子咽口水了。
宫女拿来了几个陶瓷汤匙,递给这仨孩子,小孩子们虽然很急切,但还十分有礼的看向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
“大父、祖母,我们可以吃了吗?”
三个小孩眼巴巴的看着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皇帝朱元璋立刻道,“快吃吧,一会儿凉了!”
尽管很馋,但是小孩子们也是懂礼节的。朱允熥拿起勺子比划了下之后,开口道,“我们分成六份吧!”
“我和兄长吃一份儿,你们兄弟二人一人一份,父亲一份,大父和祖母一份。”朱允熥提议道。
他的提议也得到了朱有燉与朱有燻兄弟二人的支持,此时朱雄英走到他们跟前道,“不用分,还有两份土豆泥,你们可以吃个够!”
“好耶!”
一份土豆泥被分成三份,土豆泥本身就是偏向小孩子口味的食物,三小孩吃的津津有味。
第二天傍晚,送信的驿站差役将信送到了开封周王府。
“陛下给周王殿下的八百里加急,需要周王殿下亲自来拿!”
倒不是这个差役摆架子,而是皇帝朱元璋的吩咐,要求自己的五儿子朱橚亲自来拿。
毕竟,之前周王府长史的事情,朱元璋也知道了,只不过暂时没有替代他的人,而且自己的儿子朱橚对自己的王府长史并没有不满意,所以让张景翔继续担任王府的右长史。
“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禀告周王殿下!”
王府门口的小厮也不敢怠慢,平日里别人来探访或许还能收点别人主动送上的小恩小惠,但是这是八百里加急,他们虽说是下人也不至于傻到不要脑袋了。
小厮禀告给周王府长史张景翔,张景翔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刻找到了周王朱橚,并说明了应天那边皇帝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
“会是什么事情呢?”周王朱橚放下手里的医书道,“总不会是那俩小子捅出来了大篓子吧?”
周王朱橚从驿站的差役手里接过了这一封八百里加急。周王朱橚一接手,就发现这封信实在是太厚了。
以往的八百里加急,基本上就是一张纸、两张纸。毕竟,加急的事情那就是要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事情,以及需要的支持就行了,压根没有必要长篇大论。
回到正厅后,周王朱橚立刻拆开了这封八百里加急。
“原来是修河堤的事情!”周王朱橚长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自己的俩儿子刚去就捅破了天,被直接遣返了。
“今年开封黄河会决堤?”周王朱橚刚看到这个预测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但仔细一想也没什么好惊讶的。毕竟,开封黄河发生洪水,那是三年能发生两次,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随后,他就被八百里加急中提出的解决方案给震惊到了。
“水泥和钢筋能用来造大坝吗?”周王朱橚想了想,自言自语道,“或许还真可以,毕竟水泥建造的房子就十分坚固,建成水坝也未尝不可!”
他仔细查看着新型阶梯式有孔丁字坝的构想之后,不禁道,“大坝的横截面上有了阶梯,这样就能分散水流、保护坝体,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台阶上的孔洞和缝隙也不影响鱼儿的洄游和迁徙,并不会完全阻断水中生灵的活动。”
“父皇从哪里找到这样一个人才啊?”周王朱橚感叹道,“一定要把这人要来,让他帮着治理黄河。如此黄河的水患就不足为惧了。”
当他看到后面的内容之后,这才发现居然是自己的大侄子想出来的用水泥、钢筋混合其他材料做大坝的构想,才明白阶梯式丁字坝是大侄子朱雄英的构想。
“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周王朱橚不禁想到了自己和自己的俩儿子。
“大哥是我们兄弟之中学识最好的,大侄子小小年纪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自己怎么就生不出这样的儿子呢?”周王朱橚无奈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那是因为龙交配的对象不一样,可同样都是老朱家的种,都是一个娘,怎么差别这样大呢?”
感慨的小插曲过后,周王朱橚决定第二天一早就通知卫所,让卫所的人去嵩山运输需要的石料,顺便通知生产水泥的厂子抓紧生产。
至于钢材,他刚刚叫来王府右长史张景翔让他赶紧去联系。
如何征调民夫这一点其实是周王朱橚最不担心的事情,因为今年还没有开始对黄河进行治理。
根据《洪武河工律》,沿河十里内民户每户年出河工一个月,这是他们必须要承担的义务。开封府治下有十二个县城,一年内征调五万到八万民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修建这样一些丁字坝也用不到那么多人。
至于调用军队,他手里就有军队,征调五百士兵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早。周王朱橚就召集了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前来议事,当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听完了周王朱橚描述的朱雄英提出的建议和内容之后,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也提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问题。
那就是水泥和钢筋能拿来造大坝吗?当周王朱橚告诉了负责河道治理的官员,开封城新铺的那段路就是水泥路之后,负责河道的官员当时就明白了过来。
看到阶梯式丁字坝的一刻,也是直呼“妙哉!”发出了跟周王朱橚一样的感慨,“此人是谁?周王何不把他招揽来。”
“本王可招揽不来!”周王朱橚也憋着坏道,“本王倒是想,奈何本王这座庙小,容不下人家那尊大佛。”
“什么?那人真是太恃才傲物了,他以为他是什么?”那负责河道的官员当即为周王朱橚打抱不平道,“殿下招揽他,他还瞧不上?真是岂有此理!”
“你想知道那人是谁吗?”周王朱橚忍住不笑,想要看一看这负责河道的的官员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殿下说出来,但凡下官要是见到他,一定狠狠朝他吐一口唾沫!”负责河道治理的官员帮腔道。
“哈哈哈哈!”周王朱橚忍不住了,当即道,“我就不逗你了,那人是本王的大侄子!”
“是……是谁?”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忙改口道,“下官收回刚刚说过的话。”
“好了,本王看你一直板着一张脸逗逗你罢了,不必紧张!”周王朱橚道,“你赶紧安排人下去干吧!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需要本王支持的,本王一定让人率先配合干你的差事。”
在协调好了各个河段的用水需求之后,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周王朱橚每日都到施工现场亲自监督这丁字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