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天后,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丁字坝都已经建好了。毕竟,这次建造的丁字坝是小型丁字坝居多,中型丁字坝占少数。
所以,留给他们的时间还很富裕。压根不用担心这些丁字坝还未等干燥下来,黄河的洪水就来了。
一般来说,晾晒保养七到十四天的丁字坝就已经完全具备了抗洪的能力,若是干燥保养了一个月左右的丁字坝,不仅可以抵御洪水,也可以让船舶通航了。
朱雄英看到的黄河决堤的时间是五十天,他们从接收到消息到组织人员完成这些丁字坝大约用了二十八天左右,还有二十二天的时间来让丁字坝干燥,基本上是没有问题。即便是黄河决堤提早个十天到来,那也是可以顶住的。
二十三后,开封周王府。
“轰隆——轰隆隆——”
开封已经连着下了三天的雨了,周王府正厅里周王朱橚放下手里的茶杯,走到屋檐下看着连绵不绝的雨,有些焦急的望着外面。
很快,他在密密的雨幕里看到了一个穿着蓑衣的人,走进了庭院。
那人由远及近,很快来到了正厅。
脱掉蓑衣之后,一个侍卫出现在了周王朱橚的面前。
“来人,拿擦雨水的毛巾来,端杯热茶来!”周王朱橚看着那侍卫道,“不着急,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再说也不迟!”
“咕嘟——咕嘟——”
喝完一杯热茶后,那侍卫道,“回殿下,各处丁字坝都正常,这次大雨来势汹汹,但是没有一处出现决堤的情况!”
“真的?”周王朱橚有些不可置信,往年要是遇上今年这样的大雨那势必有一些地方决堤。
“真的!属下派出去的人全部都查验过了,没有一处发生决堤!”
“新修建的大坝全都发挥了作用,殿下这下不用担心了!”
“如此可就太好了!”周王朱橚当即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周王朱橚立刻来到了书房,准备写一封信寄回应天,告诉皇帝朱元璋这个好消息,并顺便好好感谢一下自己的大侄子朱雄英,为自己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
由于开封暴雨的原因,这封信七天后才到达了应天。
收到了来信之后,皇帝朱元璋立刻给朱橚回信,说这些丁字坝只不过是开胃前菜,让他得空来一趟应天,自己要跟他讲一讲什么是小浪底工程,如何解决开封黄河成为地上河的终极解决办法。
因为朱有燉、朱有燻俩兄弟就住在春和宫的缘故,所以朱雄英今天一早就发现了朱有燉头顶那“黄河决堤”的提示词已经消失了。
“我这些日子要去西安一趟,你看好你的弟弟妹妹们!”
此时,朱标从朱雄英的身后走过来。
“不需要我跟着一起去吗?”朱雄英其实有些担心,毕竟朱标就是在考察西安回来之后患病而我。
不过他盯着朱标看了看,他的头顶并没有出现提示词。而且跟自己穿越前的时间线也对不上。想到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朱雄英也就觉得自己的担心很有可能是多余的。
“不用!”太子朱标道,“你另有他用!”
“那路上一定要注意,记得叫上一个太医随身跟着!”朱雄英道,“让他每日都给你号一号脉!”
“我又不是病秧子,还需要有个太医一直随行,天天给我号脉吗?”太子朱标不以为意道。
“难道父亲没有读过《韩非子·喻老》篇里,扁鹊医治蔡桓公的故事吗?”朱雄英道,“蔡桓公不听劝,于是他就死了!”
“好啊,你……”
“所以,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奉天殿让大父派一个太医跟在你身边!”朱雄英没有被朱标脱鞋的动作吓到,反而是淡定的朝奉天殿走去。
到了奉天殿之后,朱雄英跟皇帝朱元璋说明了来意。
“大父,你答不答应?”
“太子可是国本,是一国储君,随行一个太医也是为了大明国祚安稳着想!”
“好了,闭上嘴吧。”皇帝朱元璋道,“小嘴叭叭的,吵死了!同意了!”
“大父果然是英明神武,真乃……”朱雄英还没等说完,眼疾手快的皇帝朱元璋立刻拿起一块糕点塞到了他的嘴里。
“咱不要听你说,你要听咱说!”皇帝朱元璋拿出了周王朱橚的来信道,“咱让老五这些日子就过来,到时候你跟他讲清楚小浪底工程。”
“让他回去后花上半年的时间,将整体的细节还有需要多少人手,全都给咱弄得一清二楚之后,明年找个好日子,咱们就开工!”
“听明白了吗?”皇帝朱元璋看向朱雄英。
“嗯嗯!”朱雄英点点头。
然后皇帝朱元璋伸手按住朱雄英的肩膀,将他整个人转了一百八十度,然后道,“回去吧,咱要思考一些事情,你就不要叽叽喳喳的打扰咱了!”
“什么话,这叫什么话?”含着点心的朱雄英说话含糊不清,但皇帝朱元璋可不管这些,推着朱雄英就推出了奉天殿。
然后对谢立廷道,“将太孙带回去,今天不准再来奉天殿了!”
如每次提示词消失一样,朱雄英早早地就吃过了晚饭,让人早早地就铺好了床。在洗漱完毕的第一时间就钻进了被窝。
奉天殿里亮起了灯,皇帝朱元璋盯着一封来自江西的奏疏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