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案子为什么要用五万人?!”
话才说出口,朱棢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老四,你说什么荤话?!
大将军和陛下的安排也是你我能置喙的?!”
朱棢真是个好哥哥,都这个时候了,也没忘兄弟情深,没置身事外,反而还把自己给打进去了。
让蓝玉很是多看了他一眼。
蓝玉心里冷哼道,若是反过来,朱小四这个家伙,恐怕不添上一把火,就阿弥陀佛了。
唉,果真是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啊……
有了晋王在中间打岔,蓝玉就算是想要敲打朱棣几句,也没了兴致。
只是打着哈哈说道:
“果然年长几岁,就是沉稳,燕王殿下啊,你还是太年轻了。”
朱棣满脑子都是解不开的疑惑,又没办法挑明了问。
只好闷闷的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蓝玉当然不会跟他计较。
他只是过来通知他们的,又不是跟他们商量的。
说完,就去军中了.
辽东局势紧张,一刻都不能耽搁
......
此时的辽东,已经有了冷意。
自从张辅走后,李景隆才感到力不从心。
对此他很不满意自己的状态——
分明那个表妹夫在的时候,也没做什么,只是跟在自己身后,偶尔的帮个腔儿而已。
怎么他这一走,自己就感觉做什么都不那么顺畅了呢?!
打发走蓝成后,李景隆的官兵整整用了五日的时间才盘点清楚十二艘福船上的货物。
这一盘点还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好家伙,这些丧尽天良的奸商们,还真是啥都卖啊。
什么食盐,铁器,硫磺,硝石,还有蓝成特意提到的盔甲,弩箭,甚至是辽王的印信,应有尽有。
这十二船的好东西若是没被截获,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别的不说,单说蓝玉和辽王的印信,这家伙,可是能直接调兵遣将的!
卫所官兵们又不认识主将,只认识文书和印信(这是朱元璋大聪明发明的)
这一日深夜,安排好一切,李景隆率人直接去了王家大院。
王德全正捧着翡翠算盘核算账目。
金丝楠木桌上那盏鎏金烛台忽明忽暗,把这位辽东首富的脸照得活像灶王爷的供龛。
王德全双眼死死盯着账目上那串长长的数字,心都在滴血。
完了,全完了!
自从得到朝廷派兵前来辽东开始,他们就在做最坏的打算,安全撤离?
转移财产。
可是谁知道忙活到最后,转移出去的财产竟然收到了白莲娘娘的嘉许!
他才后知后觉,那个万分靠谱的钱庄老板,原来竟然是白莲教的香主!
这可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竟是顶头风啊。
想他王德全精明一世,最后竟然被人设了这么大个套钻了进去!
就算是他们丧尽天良,为了利益不顾别人生死,但是与虎谋皮的事,他们这些精明的商人怎么可能会干!
白莲教,那可是邪教,中原文明几千年来,哪一朝,哪一代他们成功坐上龙位了?!
所以,此时的他后悔不迭,当初就不该脑子一热,把东西贩卖到女真!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唯一指望的就是李景隆是个棒槌,能够拿钱消灾,可是那可能吗?
李文忠的儿子,就算再孬,还能孬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