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水浒大奸商 > 第162章 财主家也没钱啊

第162章 财主家也没钱啊(1 / 2)

日子匆匆而过,

转眼到了二月初一,

柴宣抽空看着各地汇聚而来的数据报告,颇有些感慨,

去年一年的利润近二百万贯,可他依旧没多少钱剩下。

主要是开支太大,

给大大小小的首领们,各家店铺掌柜们的分红就超过五十万贯,

太平会成员的一些福利支出,也超过十万贯。

给童贯,童贳,舒远德,曾若藩等官员的好处,近二十万贯,

除此之外,最大的开支就是四千名护院,或者说四千名护院军!

这四千名护院军每个人身上的装备都价值不菲,且都配有至少一匹战马,

每人的月钱,吃穿用度,战马的养护,训练费用,武器的消耗,军人家属的额外福利等等,平均每人每年至少二百贯的支出。

四千人就是八十万贯,

若再算上五百名王炎带领的长清寨官兵,和一千名樊瑞带领的芒砀山贼寇,每年在军队上的开支,已超过百万贯。

当然,柴宣走的是精兵路线,在这些护院军上面砸得钱,是宋朝禁军的数倍。战斗力同样是数倍于对方。

其实宋朝的官兵还是很能打的,一点也不弱。

前提是,你得让人家吃饱饭,让人家拿到军饷,让人家受伤有钱医治,死后有抚恤,立功后能得赏赐。

可这些最基本的条件,大部分宋朝军队都做不到。

吃不饱饭又没钱,拼死立下的功劳又被人抢,这谁还愿意为你卖命?

……

柴宣这一年下来,库房里只增加了二十七万贯钱,

这点钱无法支撑他下一步的扩张,只能暂缓,

与蔡京斗了两回,虽然没吃亏,但柴宣银钱花了不少,主要都是给赵佶了。

眼下,“东雅阁”每日卖二千斤菜,除去开支,每月还能赚近四万贯,

柴宣得拿出二万贯献给昏君赵佶,用于讨好对方,这钱不能省,另外,还要分出一些钱给赵佶身边的太监们。

特别是那位梁怀恩,每月都能领到一百贯钱,

如今与柴宣称兄道弟,如狗一般,没事儿就往“东雅阁”跑。

柴宣在太学里告了假,懒得去上班,有时间便去城外的建设基地去看看,

那里已经在平整地面,修建住房,等天气暖和后,便要大量招人,先将码头给建起来。

这日,天色近晚,东京城的百姓纷纷往家中赶去,城内一柱柱烟气腾空,许多人家已开始烧火做饭。

柴宣,栾廷玉,武松三人并排走在州桥上,

随行的还有二十名护院,由栾,武二人指挥,一般会散在三五丈外保护,时迁混在人群中到处穿梭。

“卖油伞,上好的油伞,官人要买油伞吗?”

一位老者背着一堆油伞,凑到柴宣面前,

最外围的护院有几人将目光盯着这位老者,但只是警戒,并未阻止,

栾廷玉,武松见老者枯瘦,只是随便瞧了一眼,并未太在意。

柴宣同样如此,只是伸手挡住老者继续靠近,道:

“不需要,老伯还是另找他人吧。”

老者颤颤微微地说道:“官人,俺的伞可好啦!又便宜,你可怜可怜老头子,就买一把吧?老头子一天都没吃饭了。”

柴宣使了个眼色,一名护院过来,递给老者一把铜钱,道:“这是赏你的,走吧!莫要拦路。”

老者接过铜钱,躬着腰,连声道谢:“多谢官人,多谢官人,这伞就当老头子送给官人的。”

他双手将一把油伞递给柴宣。

柴宣微微一笑,伸手便要去接伞。

“小心!伞上有毒针!”

突的,传来一声娇呼,

接着,便是一道银光擦着柴宣耳边飞过,正中卖伞老者的额头,银针没入头皮,只留下一个红点。

老者“呃”了一声,身体僵硬,直挺挺地倒下。

手中那把油伞坠地,从里面喷出一团白烟。

柴宣,栾廷玉等人反应极快,屏住呼吸,迅速跳开,二十名护院也朝柴宣聚集,将他护在中间。

原本在州桥上来往走动的行人,此时,也如炸窝一般散开,

有挑夫放下扁担,从里面拿出一件怪异的兵器,

有菜农踢翻菜筐,从中掏出两柄斧头,

货郎,行人,甚至卖纸鸢的孩童都拿出兵器,双眼中含着杀意。

一时间,整个州桥上的人,全都操起兵器,将柴宣等人围住,州桥两头也有人快速朝桥上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