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水浒大奸商 > 第208章 奸臣抱团,世事难料

第208章 奸臣抱团,世事难料(2 / 2)

每日都有人为他检查伤口,服用药物,生怕他感染死了。

伙食也不错,顿顿都有酒肉,

蔡绦惊讶的发现,给他呈饭的碗碟,竟都是统一烧制的,印着寿字和五只蝙蝠,意喻着五福长寿。

这种图案很少见,蔡绦无事,经常抱着碗碟欣赏。

这日,那名看管他的牢子,又来送饭。

蔡绦问道:“兄台,可否帮个小忙?”

牢子斜眼瞧着蔡绦,道:“怎的?想买通俺离开这里?俺不是那样的人!”

蔡绦陪笑道:“我这里面闷得慌,想晒晒太阳,还请通融,我不会跑的,这个给你。”

说话间,递出一块玉件给牢子。

这块玉件镶在他腰带上面,他被抓来这里时,身上的东西并没有被搜走。

牢子左右看了看,没有第三人,便迅速伸手,抢了那块玉件,放回怀中,

蔡绦笑道:“这可是好东西,你去当铺当时,千万别当便宜喽,最好去一家叫“裕祥当铺”的地方当,那里掌柜识货,至少给你五百贯,你留四百贯,剩余的给俺多买些酒肉来吃。”

牢子一脸的不信,道:“这般值钱?你可是在骗俺?”

蔡绦道:“绝对没有,你去试试便知。”

牢子道:“好!若是骗俺,我回来打你!”

说罢,收拾碗碟离开。

他出了牢房,便将手中的玉件交了出去,很快,玉件便落到柴宣手中。

柴宣一瞧,见玉件上刻了个绦字,

陈礼仁笑道:“裕祥当铺属于蔡府的产业,这位蔡公子终于想要逃出去了。”

柴宣也笑了,颇有些唏嘘,道:“都一个月了,他这才想到逃出去的法子,白白在牢里吃了我等这么多酒肉。”

陈礼仁咐和道:“此人愚笨,也不知蔡京瞧上他哪一点。”

柴宣道:“将计就计,让他逃吧。”

……

蔡绦在牢里心中忐忑,计算着时日,不知道那人将玉件送去裕祥当铺没有?

外面突然喧闹起来,隐约还能听到打斗声和呼喊声。

蔡绦精神一振,随即大喜,

牢子跑进来,二话不说,拿绳子将蔡绦绑住手脚,又用一块破布堵住他的嘴,将他往肩膀上一扛,朝外跑去。

外面有两匹马,牢子将蔡绦往马背上一横,自己骑了一匹,带着蔡绦一起逃。

蔡绦被颠得七荤八素,几欲作呕,

他忍着不适,回头看,只看到一片燃烧的房屋。

“站住!”

前方有人突然呵道。

牢子大惊,丢了蔡绦独自跑,边跑边呼道:

“尔等让开,俺是柴驸马的手下,尔等就不怕得罪柴驸马么?”

他纵马狂奔,强冲出去,很快便跑得没影了。

“咦!真是蔡公子!”

有人惊喜呼道。

蔡绦却是“哇”的一声,吐在马背上。

…………

朝堂上,赵佶与群臣议事,

蔡京病了一个月,朝中上下,已经快习惯没有蔡相的日子了。

如今最受赵佶器重之人,乃是王甫,被赵佶连升八阶,任命为特进,少宰,还在城西赐了府第。

王甫此时春风得意,侃侃而谈,隐有领袖群臣的风采。

这时,有人来禀报:

“官家,蔡相求见。”

坐在龙椅上的赵佶先是一愣,转而大喜,笑道:

“蔡卿他病好了?快!宣他进殿!”

蔡京昂着头,大步迈向朝堂,

虽然身形还是很瘦,却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修了胡须头发,又着了一身新袍,竟比之前瞧起来,还要年轻几分。

他一入朝堂,目光中透着锋芒,迅速扫过文武大臣们。

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淡定如常,

有人却是错愕惊讶,一脸的不可思议。

“臣,蔡京拜见官家!”

蔡京走到赵佶下方,俯身大拜!

声音洪亮,哪里有半点大病初愈的模样?

赵佶笑道:“免礼!快快平身,蔡爱卿啊,听说你染了大病,朕这里心中一直惦记着,今日一见,爱卿神采依旧,想必是全好了,朕心里高兴啊!哈哈哈……”

赵佶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因为蔡京当宰相后,一连串的改革操作,虽让百姓苦不堪言,却让赵佶有了大把的银子花。

时间一长,赵佶对蔡京竟有了些依赖。

蔡京道:“让官家担忧,老臣惶恐,”

其他大臣纷纷与蔡京见礼,祝贺他身体康复。

唯有王甫几人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赵佶心情大悦,留蔡京在宫中赴宴,

当晚,蔡京饮醉竟被留在宫中过夜,这让王甫心中又是嫉妒,又是害怕!

他这些日子,可是把蔡党成员往死里踩。

蔡京第二天回府,蔡绦也在二天前被救出,已无大碍,除了少了半只耳朵。

父子二人聚在一起议事。

蔡绦道:“父亲,孩儿总觉得被绑之事,着实透着离奇,甚至觉得不像是柴宣的行事手法。”

蔡京淡然一笑,道:“喔,你且说来听听?”

蔡绦沉吟片刻,理了理头绪,道:

“柴宣此人一向嚣张跋扈,横行霸道,

他杀我府中管家,在我大喜之日闹事,进开封府打人,皆是明目张胆来做,私下里绑人这种阴险之事,不像是他的行事手法。

更何况孩儿被救时,对方竟高呼是柴驸马的手下,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孩儿反倒觉得,对方这是想嫁祸给柴宣。

绑孩儿的,另有其人!”

蔡京闻言,欣慰地笑了笑,道:

“嗯,不错,此事老夫也是这般想的。柴宣嚣张,他若想报复,定会当众暴打你一顿,而不是悄然将你掳走。

看来啊,是有人想挑拨老夫与柴宣的恩怨,让我们两家鹬蚌相争,他好渔人得利!”

蔡绦深以为然,想了想,又问道:“父亲可知是何人?”

蔡京捊着胡须,冷笑道:“谁得利最大,便是谁!又或者是一些人?”

……

王甫也在家中设宴,请了柴宣,童贯,李邦彦,李彦,梁师成,杨戬几人,

这一个月,蜂窝煤卖得极好,柴宣于三日前给众人分了第一笔钱。

一个月的时间,纯赚了六十多万贯,

童贯分了六万贯,其余四人合分了六万贯,剩余便全是柴宣赚的,

自然,柴宣也拿出十万贯送给赵佶,只有巴结好了皇帝,柴宣才能为所欲为。

在昏君赵佶眼中,谁会拍马屁,说他爱听的话,谁能为他搞来钱,谁就是忠臣。

王甫正是以此分红为借口设宴。

“哈哈哈……柴驸马果真是商界奇才啊,还是童枢密眼光独到,我等后悔未多入几股啊!此乃一憾事啊!”

席间,王甫大笑着说道。

他虽如此说,脸上表情却是一点也不遗憾,

他升了官,当上了少宰,每年进帐,可不是这些分红能比的?

归根到底,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柴宣笑道:“柴某不过是赚点小钱罢了,比不上王相受官家恩宠,令人羡慕啊!”

一声“王相”听得王甫满面红光,他才刚过四十,正值壮年,成为蔡京甚至超越蔡京,也有着很大的机率。

几人一番相互吹嘘,也算是将几人的友谊更进了一步,

大家虽未明着说出,暗地里早已心照不宣,

大家抱团,共同对付蔡京。

虽然大家同为奸臣,同行是冤家,但牵扯到自身利益时,奸臣们偶尔也会斗上一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