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水浒大奸商 > 第233章 想招安了

第233章 想招安了(1 / 2)

“众卿家,可有良策啊?”

朝会上,赵佶一脸焦急,出声询问。

眼下,蔡京再度夺回实权,越发的变本加利,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如今朝堂上众臣,八成以上是蔡京一党,

蔡京的权力达到巅峰,可朝堂这却是死气沉沉,

大家都以蔡京为首,蔡相不说话,众臣们只会低头装聋作哑。

莫说他们想不出办法,就算有办法,也不敢提及。

之前李纲因直言被贬之事,还历历在目呢。

赵佶这时也才猛然发现,以前朝堂上那几个喜欢乱说话,让他颇为讨厌的臣子,都不见了,

童贯,张叔夜,李纲等人,入狱的入狱,被贬的被贬,

平时他们虽然会让赵佶感到烦,可关键时刻,这些人总能出来出些主意,成与不成,朝堂上总是热热闹闹的。

如今这朝堂却冷清的让他这个皇帝都感到陌生,

明明有数百人在场,却安静的可怕。

赵佶无奈叹息,他竟有些想童贯等人了。

蔡京见时机已成,出列说道:

“官家,方贼势大,如今之际,想要剿灭方贼,唯有二种法了,一则是调西军回来剿贼,只是如今金国与西夏联合,屡次在边界挠乱,此时调西军回来剿贼,恐边境有失,

二则是以贼制贼之计,如今天下四处贼患最为棘手,除方贼外,还有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庆,

其中宋江居水泊梁山,易守难攻,

且此人行事还算有所顾忌,有臣服归顺朝廷之意,手下也有近十万贼军,不如将其招安,赏赐官位,让其去剿灭方贼。如此便可一举两得。”

赵佶闻言大喜,激动地说道:”哎呀,爱卿此计甚妙啊!那宋江要官,给他便是,只要能剿灭方贼,朕,从不吝啬赏赐。”

蔡京趁机说道:“山东节度使柴宣,曾与宋江多有交集,可胜任此事。”

蔡京之前就参过柴宣与宋江暗通,此时再提,便是有意泼脏水,

赵佶此时急着想要招安宋江,对其他的并不在意,一听蔡京提起柴宣可办成此事,立刻答应:

“准了!就命柴宣去招安宋江,告诉他,若此事办成,朕重重有赏!”

…………

数日后,圣旨传来高唐州。

柴宣看过,又将圣旨传给黄文炳,公胜孙,朱武等人观阅。

随后笑着说道:“咱们这个官家此时倒是想起柴某来了,可惜,只让柴某去招安宋江,却分毫不提招安的条件,没什么诚意啊?诸位怎么看?”

黄文炳第一个说道:“驸马,依小人之见,这里面大有阴谋,

这招安的条件若任由驸马来开,这开多了,宋江欣然招安,可朝廷用完宋江后,到时翻脸不认账,再倒打一耙,说是驸马私下许诺,与贼寇合伙骗取朝廷封赏,驸马也会跟着倒晦。

可若开少了,宋江定会觉得受到了羞辱,不但不招安,反倒会报复朝廷,如此,朝廷又会给驸马安上一个办事不利的罪名。”

黄文炳是小人,一向以小人之心度之,所说倒也没错。

公孙胜也道:“此事确有些不妥,朝廷不给出具体条件,只让驸马权情考虑,其中确有隐患。”

朱武道:“属下也深有同感,此事定是蔡贼从中掺合,他与驸马不和,想必没安好心。”

柴宣叹道:“不管如何,圣旨来了,黄文炳你去趟梁山,直接将圣旨带去给宋江瞧瞧,问问他是何想法。”

黄文炳道:“若是宋江问起驸马的意思呢?”

柴宣笑道:“就说柴某叫他先忍忍,此时还不是招安的最佳时机,若他信柴某,就先呆在梁山安分几日,吊一吊东京方面的胃口,用不了半年,定会有转机。”

黄文炳领命离去。

…………

梁山,宋江接见了黄文炳,

黄文炳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势,享受着来自宋江的殷勤招待,随后将圣旨交给宋江,道:

“这是官家下的圣旨,驸马让你们瞧瞧,招与不招,皆由你作主,

不过驸马有言,此次招安朝廷诚意不足,主要是想尔等去打方腊,用完之后,会不会兑现承诺,便不得而知。”

宋江立刻跪下,双手举过头顶,宛若迎接宫里的传旨太监一般,将圣旨接下,拜了三拜,这才起身,小心翼翼地展开。

这厮只做过押司,哪里见过圣旨这种玩意?激动得手都在颤抖,险些拿不稳圣旨。

瞧过一遍后,宋江心中只有喜悦激动,却无半点犹豫,

对他来说,官家竟然知道他的名字?还能能下圣旨招安他,已是他宋家祖坟冒青烟了,

至于招安的条件?

宋江是一点也不在乎,随便给个官都比他之前那个押司大吧?

所以,宋江其实是立刻就归顺朝廷的。

不过既然柴驸马专门问他,他自是得思量一二。

于是,宋江陪笑道:“还请黄押司回去转告驸马,可否等宋江与诸位兄弟,商量过后,再行答复。”

黄文炳一挥手,道:“无妨,此事尔等慢慢商量,到时写封信来高唐便是。”

……

黄文炳走后,宋江召集梁山首领们,前来议事。

此时的梁山拥兵近十万,手底下也有许多猛将,

不过,被高唐州两次打败,宋江吸取晁盖的教训,不再与柴宣为敌,乖乖的躲在梁山休养练兵。

反正之前攻破大名府,也抢了许多粮食,够他们吃上二三年不成问题。

在打下大名府后,宋江趁柴宣不在山东,又接收了几名好汉,其中就有东平府的双枪将董平。

如今旗下首领有最早上梁山的,朱贵,杜迁,宋万,朱富,阮氏三雄,刘唐,白胜,

也有青州那一众人,花荣,王英,燕顺,郑天寿,周通,李忠,吕方,郭盛等人,

还有登州孙立,孙兴一派,

有原御瘟教高廉,广惠,王道人,邱小乙,崔道成等人,

还有祝家庄祝龙三兄弟,有后来投奔的张横,张顺,邓飞,孟康,陶忠旺等人。

有高廉这个法师,有索超,花荣,董平,广惠,孙立等高手,战斗力其实还是不错的,

奈何山东地界有个柴驸马,一直如一道悬着的宝剑,在梁山众人头顶上,让他们不敢造次。

加之宋江一心想招安,也不想与朝廷闹得太凶,以免不好收场。

所以梁山虽然兵多将广,一直还算安分,不像方腊,田虎,王庆等人直接称帝。

众首领坐在聚义厅上,听着宋江将圣旨读过,又将柴驸马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问道:“不知众兄弟如何打算啊?但说无妨?”

高廉此时坐着第三交椅,他率先说道:

“公明哥哥既然问过,高某也就直说了,以高某之见,此时天下将要大乱,哥哥当自立为王,也如那方腊,田虎,王庆三人一般,割据一方,岂不比招安当朝廷的鹰犬快活。”

高廉当过通判,还做过御瘟军的元帅,知道有高逑那厮在,他一旦归顺,绝对没好下场,所以他是反对招安的。

广惠等人唯高廉马首是瞻,自然站在高廉一边。

刘唐大声道:“高家哥哥说得极是!晁大哥就是死在狗官手中,俺们又怎能向他们投降?晁盖哥哥的在天之灵,又如何看待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