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水浒大奸商 > 第236章 你以为的鸿门宴?

第236章 你以为的鸿门宴?(1 / 2)

宣和元年,腊月二十八,

(之前搞错了,宣和元年写成了重和元年。”

赵玉盘带着大量礼物,先一步回了东京开封府,去见母亲显肃皇后,

告之柴宣染了风寒,恐传染给官家,想在高唐州养几日病,待病好后再来给皇帝皇后拜年。

显肃皇后心疼女儿女婿,自然在赵佶那里说了许多好话,又加上赵玉盘带了重礼前来,赵佶碍于情面,便允了。

事实上,虽然宋江等人拿出了书信,证明柴宣与梁山贼寇勾结,

但赵佶还是不怎么相信柴宣会谋反的,

他自作聪明的认为是柴进搞的鬼,柴进是想坑柴宣这位兄弟,所以才要将柴进赐死。

总的来说,赵佶还是很欣赏柴宣的,尤其是柴宣能为他搞开大量的钱财,而且柴宣从不劝他放弃修垦岳,还一直为他弄钱,颇合他心意,

他早把柴宣看着作自己人,

赵佶虽是昏君,但对待自己人,还是很宽容的。

例如在江南把方腊逼反的朱勔,如今一点事儿也没有,还能经常进宫来向赵佶献殷勤,赵佶也并未治他的罪。

正月里,赵佶每日都过得快活充实,与梁师成,王甫,李邦彦等人,有时舞文弄墨,吟诗作画,有时听戏玩耍,暂时忘了所有忧患。

“官家,微臣听说,梁山之中有二人怀有奇才,一人叫金大坚,一人叫萧让,

金大坚擅于刻金石印记,萧让则擅于模仿书画文字,不如招他们进宫,让他们当众临摹一副字画,瞧瞧这二人本事如何?”

王甫趁着赵佶高兴,提议道。

赵佶摇头笑道:“二个贼子,能有甚本事,定是徒有虚名,怕是写得字丑陋不堪,故意吹嘘罢了。”

王甫谗笑道:“官家所言极是,不过叫他们过来,瞧瞧乐子,也是好的。

听说那萧让,苏黄米蔡的字都能防写,正好叫他来献献丑,让微臣们也瞧个乐子。”

赵佶指着王甫的鼻子笑骂:

“你这厮这是诚心想瞧他们的笑话,着实够坏,

哈哈哈……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朕也想瞧瞧这江湖草莽之人的笔墨到底如何?可是另有一番趣味。

罢了,传他们进宫来吧。”

过了半日功夫,萧让,金大坚奉旨进宫。

原来宋江接受招安,梁山人马全部乘船,已来到了东京,如今就驻扎的丰乐镇,外围有二万禁军看着。

这些梁山人马全都缴了兵甲,换了朝廷厢兵的衣服,在丰乐镇待命,准备年后开春,便前往江南去征剿方腊。

梁山首领们平时无事,也都老老实实呆在丰乐镇。

官家来旨召见,自然没耽误多少时间。

赵佶拿出一副字画,让二人临摹,笑道:“若临摹得好,朕少不了尔等的赏赐,若是胡乱敷衍,朕定也不会饶了尔等。”

萧让,金大坚拜俯称是,起身,拿出平日里十二层的功力开始临摹,

不出一柱香时间,一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字画被二人临摹出来。

“哈哈……妙啊!妙啊!想不到民间还有尔等这般人才!嗯!不错,不错!”

赵佶见了假的字画,认真端祥,随即大喜,不吝赞叹。

王甫也趁机说道:“听说萧让能模防各人的笔迹,官家何不拿一些其他大臣的奏折,让他照着模仿,看像与不像?”

赵佶拍手大笑:“此主意甚妙,朕准了。”

小黄门们挑了些不紧要的奏折呈上来,赵佶让萧让照着模仿。

萧让见自己能在皇帝面前展示所学,自然卖力,

一翻临摹下来,每个人的字都写得难分真假,乐得赵佶和身边的几位宠臣连声夸赞。

“哈哈哈……萧让,金大坚,朕看你二人就别在军中呆着了,在秘书省作名校书郎吧。”

赵佶兴致大发,对二人说道。

萧让,金大坚俱是大喜,跪地谢恩。

王甫却又趁机说道:“官家,这二人本领不俗,想必模仿柴驸马的笔迹,也是不在话下的,照此看来,宋江拿出的那些来往书信,怕是另有蹊跷啊!”

此语一出,萧让,金大坚吓得又跪在地上叩首,汗如雨下,高呼“饶命!”

梁师成也出声呵道:“快说,你二人可是伪造了柴驸马的书信?用来嫁祸于他?”

萧让,金大坚则是不断的磕头。

赵佶也听出二人话中的意思,

他想了想,哼道:“此事朕知晓了,莫要再提这些扫兴之事,朕想开开心心过完这个年。”

一想起蔡京与柴宣的事,他就感到头疼。

王甫见赵佶不愿再深追此事,便也识趣闭嘴。

年前,他与梁师成等人都收到的柴宣的重礼和信件,

信中提醒他们,蔡京日益势大,已经弄垮了童贯,收服了朱勔,若他柴驸马也被蔡京搬倒,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们这些人了。

所谓唇亡齿寒,大家可以抱团取暖。

柴宣希望几人在官家面前多说些好话,相助于他,让他在前面与蔡京相斗,几人躲在后面,才能安全。

王甫,梁师成,李邦彦等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不愿蔡京一家独大。

…………

正月十五,

宋江收到柴宣的信,请他今晚去矾楼赴宴。

信中,柴宣软硬兼使,说梁山如今招了安,大家同为朝廷官员,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些事情不如在酒桌上解释清楚,了结之前的恩怨。

宋江拿着信与众首领们商议,

他招安后,一直担心柴宣的报复,如今对方要与他坐下来谈,他自是求之不得。

“哥哥,想必在东京城内,天子脚下,柴驸马也玩不出甚花样,俺与柴驸马也有些交情,与你一同去。”

这次说话的竟是高廉。

他虽不愿意招安,但大局已定,他也只能随众兄弟们一同来到东京。

高廉想趁机与柴宣接触,与柴宣再拉近些关系。

花荣担忧说道:“哥哥,为了以防万一,多带些兄弟过去,也好有个照应,俺也随你去。”

索超,董平齐声道:“俺也随哥哥一同赴宴。”

其他首领也都纷纷叫嗓着,要与宋江一起赴宴。

宋江明白众兄弟的好意,

一番商议,选定花荣,高廉,索超,董平,孙立,广惠,王道人,崔道成几人同去,

而戴宗,燕顺,王英,郑天寿,杨林,吕方,郭盛,周通,李忠,穆弘,欧鹏,蒋敬,马麟等人散落在矾楼外面警戒。

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雄,刘唐,李逵,祝龙,祝虎,祝彪,邱小乙,等人留在军中待命。

一切安排妥当,已到了傍晚,宋江带人往矾楼赴宴。

正月十五,上元节。

矾楼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门前客如流水,马车排起了长龙。

宋江等人一到矾楼门口,便有人迎了上来,笑问道:“可是山东宋公明当面?”

宋江点点头。

那人道:“柴驸马已在元奴姑娘的厢房中等候,请!”

宋江几人随他入了矾楼,

除了高廉外,所有人都是头一次进入此地,眼见此间繁华,尤胜人间仙境,各自惊赞。

高廉却是想起当年那位红颜知已秦梦真来,心中竟隐隐作疼,越发恨极了高逑父子。

赵元奴与李师师齐名,脾气却比李师师大,

一般人想见她千难万难,原著中宋江想拿银子见赵元奴,直接被拒了,这才去找的李师师。

奈何视金钱如粪土的赵元奴,却对柴宣百依百顺。

宋江几人进来时,赵元奴的房间已有不少人,除了十几名红牌姑娘外,还有栾廷玉,武松,黄文炳,朱武四人。

众人假腥腥地见过礼后,分主宾坐下,听曲儿赏舞,

姑娘们围过来行着酒令,活跃气氛,

柴宣也未提正事,只是一手搂着赵元奴,一手端杯,笑着与众人敬酒,仿佛大家是多年相交的好友一般。

…………

丰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