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七月下旬,刑部大牢。
杨伯成在证词上按下手印,又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将证词小心翼翼地交给了刑部侍郎王慧迪。
杨伯成主动前往皇宫求见朱标,愿意主动交代,朱标便将杨伯成交给了刑部来审理。
整整三日时间,王慧迪亲自审问,对待杨伯成倒也还算客气,接过了证词后,王慧迪又看了一遍,随后说道:“杨大人,辛苦了,还得请你在这大牢之中再待上一些时日,待案子结束之后你才能离开。”
杨伯成露出一抹苦笑,道:“王大人言重了,我杨伯成现在不过是阶下囚,担不起‘大人’之称呼。”
王慧迪又客气了两句,临走前说道:“杨大人,杨公子今日得了殿下特许,前来探望你,这时间可不要太长,不然本官也不好交代。”
杨荣来了?
杨伯成微微一怔,走到了牢门前尽力往侧面看去,隐隐听到了脚步声。
不多时,瘦了两圈的杨荣出现,还给杨伯成带来了一个食盒,里面有酒菜。
杨伯成见到儿子这样,心里不是滋味,问道:“荣儿,家中情况如何了?你在书院可还好?”
杨荣的眼眶微红,说道:“父亲放心吧,母亲还有幼弟、小妹他们都很好,只是,有些不长眼的在府外喧哗,已经被锦衣卫赶走了。”
杨伯成主动投案,等于背叛了与杨伯成有勾结的官员,那群人如何能罢休?若不是蒋瓛带着锦衣卫亲自守着杨府,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去闹事。
杨荣没有说他在书院的近况,其实杨荣不说,杨伯成也能想象得出来,杨荣不好过。
杨伯成此举带头向朱标认错妥协,固然能保存杨家,却得罪了那些站在杨伯成身后的官员。
杨荣是杨伯成的儿子,岂能独善其身?估计白眼、挤兑、讥讽没少遭受。
杨伯成望着杨荣送来的酒食,却没有半点胃口,满心都是他杨家身家性命的大事。
杨伯成问道:“南边,长安侯可有消息?可曾返程?还有,殿下那边什么反应?”
杨荣沉默了片刻,道:“父亲,长安侯已经开始返程了,约莫再有十天半个月就会返回应天,至于殿下……孩儿不过是一举子,如何能探听到殿下的心意?往日与我杨家交好的那些人,哪个不是躲得远远的?”
杨伯成担任谨身殿大学士,春风得意的时候,杨家的“好友”有很多,杨伯成落难后,往日结交杨家的人,一个比一个跑得快,竟没有一人愿意相助,全都怕引火烧身。
杨伯成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悲色,长叹道:“一步错步步错,我杨家已经无法回头了,只是苦了吾儿。”
杨伯成清楚自家孩儿的才华,可杨家如今这般田地,就算能保住杨家周全,罪责全都让杨伯成一人承担,未来杨荣也会举步维艰。
杨荣挤出一丝笑容,为杨伯成倒酒,道:“父亲,孩儿已经想好了,等到长安侯归京,寻个合适的时机,孩儿就去拜见长安侯。”
杨伯成心中一惊,连忙阻止杨荣,道:“荣儿,你要做什么?你要跟随那杨帆不成?”
杨伯成落得这般地步,还不是因为杨帆在福建折腾,牵扯出贪腐大案?他拉住杨荣道:“为父在朝堂上,没少与那杨帆争斗,他是不会接纳你的!”
杨伯成担心杨荣去见杨帆不过是自取其辱,更担心杨荣会被杨帆所害。
杨荣却目光坚定,说道:“父亲,孩儿不是一时兴起,相反这些日子孩儿想了很多,我们杨家已经跌落谷底,从此举步维艰。”
过往与杨家交好的全都与杨家划清界限,是杨伯成盟友的,要么被案子牵连,未来入狱流放都是轻的,要么就是对杨伯成恨之入骨,连带着对杨荣也恨之入骨,未来杨荣的仕途是指望不上那些人的。
杨荣轻声说道:“既然如此,何不去投靠长安侯?长安侯战功卓著,又是皇亲国戚,深受陛下、殿下、皇太孙信任。”
杨荣虽然还年轻,但此时的杨荣已经表现出惊人的判断力与勇气,还有堵上所有一搏的决心。
“孩儿相信自己看到了,杨大人绝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只要孩儿有才华,就可在长安侯手下有一席之地!”
杨荣指着南边,道:“您看那王图,不过是巢湖锦衣卫一小旗,如今已经官至锦衣卫镇抚,孩儿之才能远胜于王图!”
杨荣有信心,靠着自己的本事,让杨家重振门楣,将过往的颓势一扫而空。
杨伯成怔怔地望着杨荣,眼眶湿润了,他欣慰地拍了拍杨荣的肩膀,道:“吾儿,长大了,长大了。”
杨荣做出了选择,杨伯成便没有再劝阻,正如杨荣说的那样,杨家已经没有退路。
应天,皇宫,武英殿。
王慧迪离开刑部之后,便在夜色中入宫求见朱标,将杨伯成的证词呈递了上去。
武英殿内蜡烛噗噗跳动,朱标捧着奏疏正在看得出神,好一会儿他才放下奏疏,揉了揉眉心。
早就等待的王慧迪小心翼翼地将证词奉上,道:“殿下,杨伯成已将所知全部供述,总计五张证词,请殿下过目。”
朱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证词,一边看朱标一边说道:“好啊,好一个杨伯成,竟然将手伸到了海贸生意里去了。”
杨伯成的证词中,对杨家参与海贸的事情供认不讳,杨伯成也没有蠢到隐藏,除参与海贸走私外,杨伯成还供述出数名与他有勾结的官员,其中包括了福建、浙江的四名官员。
这些官员之前都未被查出来,如今随着杨伯成的供述,他们一并落网。
朱标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页证词上,声音有些冷:“詹同、宋讷、吴沉,竟然还有詹辉?呵呵,他们倒是关系密切得很!”
王慧迪暗暗咧嘴,轻声说道:“殿下,杨伯成结党营私,其罪难容,您看是否要严惩杨伯成?”
杀机从朱标的眼中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朱标深吸一口气压制住杀意,道:“本宫已经将话放了出去,会宽大处理主动投案的官员。”
如今全京城都在关注着杨伯成的案子,若杨伯成被处死,后续还会有人主动站出来投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