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朱雄英危机(1 / 2)

翁金河?李芳想了想,这翁金河位于和林、土剌河南明军营地正中位置的南边,附近水草丰茂,不过因为明军的强势,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都很少踏足翁金河附近。

从他们的位置到翁金河,只需半日时间,且抵达翁金河后,可以利用翁金河附近的地形,隐藏踪迹。

李芳思索片刻,道:“此计可行,不过,还需派出信使往和林去,告诉徐大人,我们的行踪。”

李芳相信,当前徐辉祖一定派出了人手前往土剌河南驰援,若找不到人,徐辉祖定心急火燎。

朱雄英微微颔首,说道:“吾失守土剌河,愧对大将军,待脱险后吾会向大将军请罪!”

朱雄英半是痛苦,半是自责,他本怀揣着雄心壮志,没想到连土剌河都守不住。

李芳闻言,忙劝慰道:“殿下言重了,土剌河失守,一在鞑靼狡诈,绕过了我们的哨骑,二在下官视察大意,与殿下无关。”

朱雄英笑了,不过是苦笑,他说道:“我在皇爷爷那儿学了很多战法,听了很多经验,可是到了战场上却半点用不出来。”

朱雄英叹息一声,说道:“以前总听皇爷爷、姑父他们的故事,看着他们横扫天下、拓土开疆,我心向往之,可是真正我站在战场上,方知晓其中的不易与辛苦。”

李芳闻言沉默片刻,说道:“殿下能懂得这个道理,实属难得,下官相信未来,殿下一定能比肩长安侯!”

李芳与朱雄英敲定接下来的计划,当下派出三拨人,从不同的方向前往和林,防止三拨人全都被一网打尽。

土剌河,西。

汤昱率领的明军一路畅通无阻,抵达土剌河西,一路上汤昱的眉头皱地越来越紧。

倒不是因为汤昱受阻,而是汤昱过来得太过于顺利,竟没有鞑靼拦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种可能,便是土剌河明军大营守住了,朱雄英与李芳尚在大营中。

但以当时信使来禀报的敌方兵力,以及李芳与朱雄英没有再派遣信使报平安来看,第一种可能性不大。

第二种可能,李芳与朱雄英已经被生擒,又或者……他们战死于土剌河。

汤昱不敢往这个方向想,他只能期盼着有第三种可能,李芳与朱雄英顺利突围!

李芳与朱雄英顺利突围,则汤昱还有机会救援,当下最重要的,是确认情况。

黄昏的风呼啸而过,汤昱立于土剌河畔,眉头不展,直到亲信赶来。

亲信带来的情报并不乐观,明军大营颇为残破,且旗帜全部换成了鞑靼的军旗,他的面色凝重地说道:“将军,我军营寨失守,皇太孙不知情况怎样,您看?”

汤昱深吸一口气,心中思索着对策,茫茫草原,若是朱雄英与李芳逃走,会去哪里?

若是朱雄英战死,又或者被俘虏,汤昱又该如何?李景隆要如何处置?

汤昱强行压下思绪,道:“取笔墨纸砚来,我亲自写一封书信至大营,皇太孙究竟在何处,一试便知!”

汤昱的头脑极为清醒,他已经意识到,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试探出朱雄英的下落。

于是,汤昱便写了一封亲笔信,送到了鞑靼大营里,汤昱的聪明之处就在这儿。

他在书信中大骂鬼力赤,称鬼力赤不知好歹,竟然进攻明军大营,他汤昱奉大明皇太孙之命,前来讨伐贼寇。

土剌河南,鞑靼大营。

汤昱的书信到了后,将鞑靼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以及太傅左丞相也孙台吓得够呛。

马儿哈咱道:“坏了!那朱雄英小儿看来已经逃亡到了和林,派人来反攻,可知他们来了多少人?”

传令兵摇了摇头,说道:“来送信就是一小卒而已,不过,小人望见河西那边尘土飞扬,来的人恐怕得有上万。”

也孙台眉头紧锁,道:“大汗与亦失里带领主力去追击朱雄英、偷袭和林,当前我们留守大营的人手可不够,这可怎么办?”

鞑靼太尉阿鲁台跟随大汗鬼力赤都不在军营,现在军营中由他们做主,马儿哈咱想了想灵光一闪,说道:“明贼虽重,但我们可以坚守营寨,尽量拖住明贼,为大汗那边争取时间。”

他大手一挥,道:“来人!取笔墨纸砚来,他汤昱能写信,本相自然也写得。”

马儿哈咱决定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汤昱能骂人,难道我就骂不得?

他在书信中,大骂明军无能,咒骂大明的皇太孙与官员李芳是无能之辈,只知道逃之大吉,更是叫嚣着,汤昱要打尽管放马过来,鞑靼军就在这里等着。

他倒要看看,汤昱是不是跟无能的皇太孙朱雄英与李芳一样,是绣花针大草包!

马儿哈咱将能用到的骂人的词汇全都用上了,就希望激怒汤昱,让汤昱主动来进攻。

土剌河西,当汤昱收到来信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当即下令:来往奔袭的马匹可以停了,马尾上系着的枝条也可以全部解下来了。

汤昱故布疑兵,让鞑靼误以为他麾下大军多达万人,还真就唬住了马儿哈咱与也孙台。

汤昱该庆幸的是,鞑靼的太尉与大汗,还有懂兵的大将都不在这里。

若是换了熟知兵法的人,就能从汤昱的兵力里面发现端倪。

明军留守和林的兵力,顶多不过万人,难道汤昱是倾巢而出,来攻击土剌河南鞑靼军大营泄愤?

当即,汤昱率领众人离开土剌河南鞑靼大营,让坚守大营决定大干一场的马儿哈咱与也孙台等了一个寂寞。

过了许久,马儿哈咱与也孙台才猛然反应过来,他们上了汤昱的恶当!

汤昱巧妙地试探出朱雄英并未被俘虏,当即便分出人手去寻找朱雄英的下落。

可茫茫草原又马上到了黑夜,想要找到朱雄英他们谈何容易?无异于大海捞针。

当夜,丑时,翁金河下游。

朱雄英与李芳的运气不大好,他们抵达翁金河不久,就被亦失里发现踪迹。

亦失里率领八千精锐,对朱雄英与李芳穷追猛打,激战从当夜丑时开始。

喊杀声、惨叫声,以及落水声音与马蹄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首奏响于夜晚的“杀戮交响乐”。

朱雄英率领亲卫往翁金河上游冲杀,希望能到一处浅滩,渡河摆脱亦失里,可他们始终没有能摆脱亦失里,被一步步地逼迫到一个凸起的地势上。

借助地势,三千明军结成军阵,勉强抵抗着鞑靼军的冲击,一轮又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