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嬷嬷生着一张随和的脸, 可施诗并不敢真的把她当随和的人来看, 在去永寿宫的路上, 施诗都没再和王嬷嬷说话。
到了永寿宫,玉芝替施诗打起门帘, 施诗进门先笑着赔罪, 但不忘恶人先告状, 把责任都推给了萧玥。
萧太后一听施诗说的, 便知道是施诗故意挑拨离间,听听就算了, 她可不信施诗说的话。
前日里司仪局发生的事, 萧太后一早就听说了, 当日只要在场的宫女,提到王后娘娘, 心里都会发怵。故而萧太后想靠司仪局折磨施诗的路子, 是行不通了。但浸/淫深宫多年, 萧太后多的是磨人得法子。
在和施诗说了几句客套话后,萧太后突然命人抬来两箱账本,萧太后笑了笑,指着账本和施诗道:“王上挂念哀家年纪大了,想让你帮忙分担些宫务, 哀家很是感激。这学习宫务啊, 就得先从账本看起, 哀家都命人整理好了, 今儿你就在永寿宫里, 把这些账本看完吧。”
说完,萧太后便起身走了,完全不给施诗任何辩驳的机会。
装账本的两个箱子,施诗估计长有一米,卷半米,里头的账本少说五十本,每本都比拇指厚。
这么多本,萧太后让施诗今天看完,摆明了就是为难她。
但施诗人都在永寿宫了,一时半会的,不得不低头。
她随手拿了一本账本看了起来,玉芝在边上煮茶,倒是没有其他人来打扰。
一直到晌午,施诗腰酸背痛,萧太后做事倒是不留把柄,给施诗留了休息吃饭的时间。
一早上,施诗随手翻了四五本账本,发现了一个问题,萧太后给她的账本,都是有问题的,在进账和出账上,仔细查看,会发现很多漏洞。
施诗还没想明白的是,关于账本的漏洞,是萧太后故意给她看的,还是说萧太后自己做假账但是没做好。
为了想明白这点,施诗晚上都少吃了半碗饭。
与此同时的銮霄殿,慕榷刚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却发现施诗不在銮霄殿。
慕榷问:“人呢?”
福禄替主子换了朝服,回道:“您说王后娘娘啊,她去永寿宫,学管理宫务了。”
慕榷皱眉问:“她没事去受那个罪,干嘛?”
一听主子这话,福禄便知道主子忘记是自己让王后娘娘去永寿宫学管宫务的,只好小声提醒道:“是王上您,让王后娘娘去的。”
“就算是孤让她去的永寿宫,这个时辰,也该回来了吧。”慕榷忿忿说,兴致勃勃地期待下朝回来能看到施诗人,却扑了个空,心中难免失落。
福禄笑了笑,提议道:“不如咱去永寿宫看看,若是王后娘娘见到王上特意去找她,她肯定会很高兴的。”
慕榷舔下嘴唇,“哦”一声,语气勉强,“那就摆驾永寿宫吧,孤也有些日子没和太后一起聊天了。”
福禄笑着说好,立刻出去命人安排。
而永寿宫那,萧太后吃完晚饭后,想考考施诗账本看得如何了,等她到偏殿,却发现施诗正趴在桌子上睡觉。
“王后娘娘,您醒醒。”王嬷嬷过来叫到。
玉芝见太后来了,忙过去,轻轻推推主子。
施诗醒来看到萧太后来了,倒是不慌,笑着和萧太后行礼,便道:“母后怎么过来了?”
萧太后坐下,睥睨着施诗,老谋深算的眼珠转了转,才缓缓道:“哀家想你之前大概没看过这些,想你会有什么问题,便过来看看。”
“多谢母后关心。”
经过应试教育的施诗,古代这种最简单的加减账本,她一看就懂,但萧太后都这么说了,她还是要表达下谢意,“不过儿臣眼下,还没什么问题。”
听此,萧太后眉毛一抬,当面她学管账时,可不轻松,花了两年时间才弄明白这几头的门道。见施诗一副自己很厉害的模样,萧太后有心考考她,便提了账本里的几个问题,施诗都一一答对了。
“母后,儿臣看了这些账本有个疑惑,每年宫中进账五十万左右银钱,却有一半用在吃食上,可儿臣看宫中的吃食并非奢靡到极致,又是如何能花到那么多钱的呢?”
虽说宫人一层层下来,都会刮些油水,可吃食开销占了一半的比例,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施诗又聚了几个例子道:“采办处记录,一枚鸡蛋五两银子,一斤猪肉十两银子,据儿臣所知,在民间,十两银子可供寻常百姓一家三口一年的用度,还颇富余的那种。这其中水分,儿臣猜大有可能是下面人瞒着母后污了。”
一开始对于账本有问题这事,施诗是还没猜到萧太后的目的的,但后来仔细一想,无论萧太后的用意是什么,但账本是有问题的,而且还不小。
今早慕榷说施诗给的消息没有用,不能找到姬成玉,施诗想了想,不能让自己失去利用价值,如果能帮慕榷彻查出这些贪腐,想来能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所以施诗便直接和萧太后提出来了。